天才和笨蛋之间,隔着父母的教育!
这么说吧,天才不一定是父母教出来的;但笨蛋,却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聪明。哪怕不是特别优秀,最起码也不要成为垫底的那一刻。
所以,如何让孩子变聪明,就成了父母每天都在研究和琢磨的事情。只可惜,有很多父母走了弯路,反而让孩子变得笨拙。
聪明,确实可以靠后天培养
想让父母知道的是:聪明,确实可以靠后天的培养。只要方法得当,所有孩子都可以成为千里马,把他们内在的聪明,全部激发出来。
悲催的是,很多父母急于求成,甚至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强加孩子在孩子身上。到头来,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而且还把他们“逼”得越来越笨。
当然,这一切还得从父母的教育方式开始说起。在有些父母眼中,孩子就应该管教、听话,这样才能不走弯路。实则,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最后受苦的都是孩子。
第一个:要求孩子必须听话
真的很不理解,听话和聪明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打着为孩子好的借口,提前规划和安排他们的人生,每一步都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这样,难道就能养出自己想要的聪明孩子吗?
答案显然不是,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孩子只会变成没有想法的“木偶”。他们确实很听话,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能不听话吗?
到最后,父母会发现这种孩子最平庸,长大后还可能成为“啃老族”。从小听话惯了,自然也就习惯了依赖父母。
第二个:习惯性吼骂孩子
“咋回事?你是猪脑子吗?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给你说了多少遍了,鞋子要放好,你不知道吗?”
“咋就不长记性了?非得让人打你吗?”
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不断吼骂孩子,这样的父母应该不在少数吧?
不知道吼孩子的时候,父母到底在想什么?是觉得他们太笨,还是觉得他们不听话呢?
不可否认,孩子可能确实做了让父母不高兴的事情。可问题是,吼叫就能让他们改正吗?
越是吼叫,越容易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让他们变笨。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相关研究的成果。
第三个:给孩子太多压力
可以理解父母想让孩子好好的心愿,可是不理解父母的做法。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真的无所不用其极,真的可以用“压榨”来形容。
除了每天正常的上学时间外,父母还会给孩子报课后辅导班,并且安排很多学习任务。毫不夸张地说:有些父母,恨不得把孩子掰成几瓣,真的可以用压榨形容。
过度的学习,不仅没有提高孩子的成绩,反而让他们出现焦虑、沮丧的心理状态。时间久了,就连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都受到了影响。
试问: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会聪明呢?重压之下必有反弹,若是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孩子的身心都可能崩溃。
这些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行为,很多父母都再做,甚至觉得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总觉得,教育要趁早,小时候多吃一些苦,长大才能更有出息。
可偏偏,实际情况恰好与之相反。从小不被束缚的孩子,才能更好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聪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想法。
想让孩子更聪明,不妨试试这些小妙招
1、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就是孩子拥有自己的想法和动手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多去想象,哪怕有些天马行空,也没有关系。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聪明的孩子,还需要具备超强的注意力,可以沉浸在一件事情中。很简单,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有条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被外界打扰。
3、加强孩子的语言能力
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都不会太差。生活中,要做个善于沟通和倾听的孩子,多去锻炼孩子的语言,让他勇敢的表达自我。
4、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勇敢的面对,这样的孩子才更有机会成功!多去鼓励他们尝试新鲜的事物,以此方法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变优秀的路上,肯定会经历很多挫折!没关系,只要父母有耐心,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