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唤醒沉睡客户?让银行人不再“失眠”

2022-06-29     华道视界

原标题:如何唤醒沉睡客户?让银行人不再“失眠”

图片来源:网络

客户何其多,为何业绩总蹉跎?

如今各大银行一直强调拉新,认为它是提高业绩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殊不知,最宝贵的财富其实是躺在自家信息系统里等待被发掘的沉睡客户。

不信?我们先看一组统计数据:

将客户保留率提高5%,利润增长25%—95%(贝恩公司)

吸引新客户的成本是保持现有客户成本的五倍(Lee Resources)

从全球来看,失去的顾客的平均价值是243美元(KISSmetrics)

向现有客户销售的概率为60-70%,销售给新潜在客户的可能性仅为5-20%(Marketing Metrics)

不难看出挖掘沉睡客户的潜在价值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所在。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深入了解沉睡客户也是重中之重。

01

精准定义沉睡客户门槛

遵循客户生命周期,客户都将从引入期到衰退期,最后进入沉睡。但何为沉睡?实则各个行业定义的沉睡门槛并不相同。

举个例子,参考下图网购行业调查,维护人员从平台级(淘宝)、行业级(服装)、店铺级(兰蔻)等级别区分了用户的购买行为差异,用客户三个月内在平台是否消费、一年内在店铺是否消费等情况来定义某用户是否沉睡。

该方法根据不同行业具体数据划分,因没有固定标准,故更易了解实际情况,从而清晰定位当下沉睡客户并制定和实施唤醒策略。

以此类推,银行或可按照总行级、分行级、支行级来定义沉睡客户门槛,又或是按照业务划分,比如产品级、渠道级、资产级等等,为客户打上准确标签。

02

双层分析沉睡客户成因

客户的选择,更多是由利益满足所驱动,客户沉睡也大抵是这个原因。

一、数据层面:客户识别分析局限,供需错位

如今线上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势头正猛,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也逐渐下沉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范围更广,随之而来是客户需求更加多样化,客户数据分析更加复杂。

但银行在客户数据方面是一个孤岛,一方面拿不到客户在其它银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没有打通自有的数据,如只能看到本行的资金帐目,或系统内独立的数据,这都极易造成银行对客户的主观臆断,出现认为贷款客户一定资金匮乏,理财客户一定家财万贯等错误认知。银行无法多角度分析客户行为和需求,导致银行各项业务和客户体验之间产生错位。

二、营销层面:营销低效,客户流失

现在银行在做线下转为线上的营销,但在金融业务线上转移的环境下,很多银行无法利用线下资料有效整合客户信息,获取客户爱好、消费习惯等重要画像,客户迭代不能及时跟进,很容易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不够准确,同时营销方式同质化严重,总打不到点上,使客户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客户流失或者沉睡。

因此面对各种痛点,我们可以这样解决!

03

沉睡客户换性原则

1.打通部门壁垒,合理引入外部数据

银行数字化转型要以数据为基础赋能业务发展,因此需打破业务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如统一接入本行数据采集平台。另一方面可合理引入外部数据,在银行本身拥有客户结算、账户、信贷等数据时,行外数据更加丰富,如工商信息、税务、司法数据等。

银行可结合内外部数据,全面提取、整体分析,形成客户全景视图,用于客户画像、分群分类和风险识别等方面,精准了解客户需求,帮助银行进行多样化业务场景搭建。当然,记住引入外部数据时要规范数据接入和传输,获取有效授权等。

2.系统化推进代替个性化管理

或许你会疑惑,为何不选择当下主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方向?

其实我们是要拒绝太过极端的个性化管理,例如在一张表上列出张三和李四的不同需求并采取措施,从人的精力和唤醒效率来说,并不可取。我们应该在系统支撑下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监测和激活策略,不是一味放弃个性化,而是对客群进行系统化的打法,提升唤醒效率。比如给爱玩游戏的客户群体推送趣味活动,给老年客户群体推送简单易操作的羊毛活动等,对症下药。

3.不断分析沉睡原因,以改良信息引发客户激活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从银行调研数据显示,产品失望、同业抢夺、服务落后等是造成客户沉睡的直接原因,因此银行可以调整产品丰富度、产品利息水平、服务质量等等。但客户沉睡原因五花八门且随时变化,银行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停探索,获取客户兴趣点,对业务及时改良和实时跟踪,加强银行客户营销机制,与客户形成深度链接,实现“营销、服务一体化”,盘活和深耕存量客户,达到再次激发的目的。

4.重用数据分析,精准客户画像

银行业和数字打交道,更加重视用数据说话。所以银行要着重用数据分析驱动沉睡客户唤醒全流程,提取并分析沉睡客户的结果数据、过程数据、行为数据等,通过数据来还原客户画像。同时对沉睡客群进行科学角度的划分,比如将沉睡客群细分为高价值沉睡、低价值沉睡、高质量未成交潜在客户、低质量未成交潜在客户等。精准打上标签,更易制定适配的建联方式,挖掘合适的兴趣营销场景唤醒客户。

5.数字化激活策略,拒绝低效率唤醒

唤醒沉睡客户通常会有线下建联效率差、转化率低、扫街式打电话毫无规律等难点,而如今银行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高效唤醒客户。

(1)邮件营销

电子邮件营销具有鲜明的数据特征,用户行为能被跟踪,且拥有与客户的交互体验,用户数据更加清晰。

在进行邮件营销时要注意实时刷洗客户信息,保证邮件触达的有效精准,同时提升邮件内容和页面设计的趣味性、互动性,比如社交分享、邮件内采购等,利用多样化形式吸引客户。最后要对邮件进行数据处理,将到达率、点开率、阅读率等每一层数据进行漏斗分析,找到营销关键环点,有效筛选可挽回沉睡客户。

(2)进行客户关怀,打感情牌

客户关怀是银行营销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可以从生日祝福、节日问候、商业推送三方面出发。比如利用自动化的营销系统,将沉睡客户生日进行时间设置,将主题和内容设置成模板,再利用邮件、短信、微信等进行多渠道触达。在节日发送贺卡时,可以贴上团队照片增加人情味,打感情牌。同时当有产品上线、热门优惠活动时也可系统化推送,定期向用户更新动态,做到我不打扰你,但是我惦记关心你,达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3)礼品刺激

此刺激非彼刺激。对于银行线上激活而言,是指一套客户权益玩法,采用线上积分引导沉睡客户激活。银行可通过客户沉睡之前在银行保留的积分,去分析客户获得这些积分产生了哪些行为,再进行复刻,然后用客户比较熟悉的接触策略去触达,增加营销触点,达到再次激活的目的。

同时针对沉睡客户还可策划积分权益额外的激励方案,例如老用户进入商城可得双倍积分奖励,登录积分权益平台可进行实物、虚拟权益兑换等等。一旦客户做出行动,银行便可对其进行数据跟踪,为后续业务发展提供支持,成功唤醒客户。

最后想说,唤醒沉睡客户不是一蹴而就,情况千变万化,客户生命周期一直循环存在,银行需要耐着性子探索实践,真正做到清晰认知客户,感受客户真实需求。

文章来源:金融营销新视界

作者:贤儿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上半年银行业发展亮点多

多家银行新推信用卡卡种及营销活动,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加持

大家都在看

史上最大毕业潮!上海金融机构扩招“抢”人才,2023年校招提前

交行信用卡全面升级“最红星期五”,历时12年打造营销场景标杆

信用卡联动零售业务策略盘点

消费贷利率跌破4%!多家银行推销贷款忙

万亿中信宣布:进军不良资产处置市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f0adc9a0be7c6cd0c7215d29a7be6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