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孩子就看不清黑板了,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2022-09-08   小小包麻麻

原标题:开学第一周,孩子就看不清黑板了,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网上看到一个家长的吐槽:刚开学,孩子就说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周末带孩子来眼科,根本挂不上号。

本以为是个例,上网随手一搜,发现开学前后,各地医院的眼科门诊都不好挂哈。

以上海一家医院的眼科门诊为例,日均就诊量就达到了500人次!陪孩子来查视力、配眼镜的家长,甚至在门诊外排起了长队。

北京一家验光配镜中心负责人则介绍说:开学一两周之内,我们的客流量增长约百分之四十左右。

还有孩子说:我们班配眼镜的人挺多的,一般开学都会配新眼镜。

我有一个朋友是眼科主任,她说:“根据我的经验,开学后的几个周末,来眼科检查的孩子比开学前只会更多,暑假对视力保护不足的问题,开学后就会慢慢暴露出来。

孩子的视力问题,为什么偏偏发生在“开学后”这个时间节点?

表面看,是因为新学期学习任务重了:看书、做作业、上网课,高强度用眼。

其实不然。

看似视力的问题,其实是生活习惯问题的大爆发。

危害视力的4大元凶

暑假就是一个“坏习惯集中营”,孩子的很多行为问题都隐匿其中,一开学就现出了原形。

现在回想一下,暑假期间你的孩子是不是有这些坏习惯?

(1)户外活动不足

《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户外活动的时间才是近视发生的唯一强相关因素,眼睛接触阳光的时间越短,近视的风险越高。“ 因为自然光可以帮助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帮助感光细胞响应光的刺激,抑制眼轴生长,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而暑假里,大部分时候天气都很热,很多孩子不愿意出门。

再加上疫情这三年,大家已经养成“不扎堆”“少外出”的习惯,孩子户外活动机会明显降低,视力也随之不断下降。

(2)电子产品使用过度

如果说户外活动不足是造成孩子视力下降的外因,那么假期选择宅家看电视、玩游戏、玩手机,就是绝大多数孩子视力下降的内因。

《中国城市儿童户外蓝皮书》则显示:12.45%的儿童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而到了寒暑假,这一比例激增到61.4%

中华学会眼科分会指出:近视患者中,约63%的患者是因为蓝光。手机、ipad、电脑都会发出这种光线。

虽然很多家庭对孩子的电子设备有所监管,但孩子假期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无所事事之下便寄情于电子产品。

过度用眼的结果,必然危及视力健康。

(3)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杭州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从不玩电子产品,但检查时发现视力已达600度近视。

她每天练习钢琴1个小时,黑白间隔的条纹,加上密密麻麻的琴谱,长时间、近距离练琴,眼睛睫状肌长久处于紧张的状态,调节能力下降,便会视物不清,引发近视,

同理,孩子长时间、近距离(小于一尺)写作业,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容易近视。

(4)糖分摄入过多

四川大学有一个女孩,近视1500度。

医生一番问询发现,她喜欢吃甜食,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糖分是导致她近视加剧的重要原因。

因为大量进糖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而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是神经功能障碍。

而且血糖含量的增加,还可能导致眼部房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使得晶状体变凸,从而引发近视、使近视加剧。

不仅如此,糖还会影响钙的吸收,而眼球壁的巩膜是需要钙的,钙摄入不足会降低眼球壁弹性,容易引发轴性近视。

所以,爱吃冰淇淋、碳酸饮料、甜品、棒棒糖等高糖食物的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容易引发近视。

近视的防控,越早越好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2.7%,其中小学生35.6%,中学生71.1%,高中生80.5%,且呈现低龄、高发的态势。

广大中小学,已经成为近视防控的重要年龄阶段。

有针对性地防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中建议父母:让孩子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参加户外活动(主要是户外强光暴露),近视发生率可降低10%

所以每天在孩子放学后,让他在楼下玩30分钟~1小时,全天户外活动量累计2小即可。

也可以周末带孩子去附近的公园,让眼睛感受一下大自然,也让孩子在丰富的野外活动中充分调动五官,增强注意力、创造力。

(2)学习时,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用眼时间,著名眼科医生陶勇介绍了一个“20-20-20”原则。

每隔20分钟眼睛向向20英尺(约6米)以外的地方远眺20秒,让眼睛稍事休息。

第二个原则是关于用眼距离的,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出,孩子学习时,要遵循“一尺一拳一寸”的原则。

一尺:眼睛和书本的距离保持一尺(约33厘米)远。

一拳:身体与书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6~8厘米)的距离。

一寸:握笔时,手指和笔尖保持一寸(约3厘米)的距离。

与此同时,还要提醒他头摆正、肩放平、腰部挺直稍微往前倾,不要歪歪扭扭地学习。

(3)上网课的孩子,做好护眼攻略

这几年,上网课成为孩子无法绕过的话题,如何减少电子屏幕对眼睛的伤害呢?

陶勇医生给出4个建议:

一是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孩子的网课设备能用电视不用电脑,能用电脑不用ipad,能用ipad不用手机。

二是注意眼睛与电子屏幕之间的距离,孩子的眼睛应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距离电脑50厘米以上,距离手机30厘米以上。

三是尽量在采光充足、光线柔和的环境里看电子屏幕,孩子的学习桌不要放在昏暗、漆黑的环境里。

四是孩子眼睛疲劳时,可以做一下眼保健操,轻轻按摩,或者眺望远方等。

(4)如果已经近视了,定期为孩子检查

东莞有个小女孩,一个月内近视达到250度,除了长期近距离用眼之外,最主要原因是没有定期检查。

医生说,短时间内暴涨两百多度可能性不大,可能是之前已经有轻度近视,家长没引起重视,所以近视发展很快。

因此建议家长们: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要戴合适的眼镜减少眼肌疲劳,不戴眼镜近视进展更快。

还要每半年带孩子复查一下眼睛状况,适时调整眼睛度数。

(5)学龄前,尽量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扬州有个小女孩,才2岁半就近视900度,而且不可逆!

原来,家长为了哄孩子,1岁左右就让她玩手机,每次都让她玩很长时间。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19)》特别强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高度重视重视和保护。

儿科医学会也提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和学龄前未重视视力保护有关。然而现实时,学龄前的孩子因为没有作业压力,自由时间较多,很多家长便将手机当做“电子保姆”递给孩子玩。

殊不知,学龄前的孩子视力发育还未完善,视力一旦受到伤害,就是不可逆逆转的。

所以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过早接触电子产品;3~6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最好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如果孩子对电子屏幕已经上瘾了,家长就要多花时间陪陪孩子了,玩游戏、到开阔的户外玩耍等,都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在陪孩子玩耍时,家长也要约束好自己,频频看手机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示范。

(6)其他

家长还要适时调整孩子的饮食情况,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各种奶制品,同时多吃些谷物,以补充B族维生素。

有条件的话,3岁以后,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每年1~2次即可,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