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八成都是平凡日子,只有两成是大起大落。这两成要是走好了,就能抵消前面八成的不如意。要是走不好,感情真的就很难挽回了。”
都说恋爱容易婚姻难,人到中年更是难。
近日,《三十而已》大火。独漂上海的金牌柜姐王曼妮,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囡钟晓芹,十项全能、里外一把好手的全职妈妈顾佳。
每一个都能看到我们身边人的影子。而仅仅几集就引起众多人共鸣的,则是最不起眼的钟晓芹。
她和丈夫陈屿的婚姻状态,让多数人感同身受,直呼“陈屿太渣了,赶紧离婚。”
陈屿真的是“渣男”吗?
1
钟晓芹养猫,他养鱼。每天花几个小时侍弄他的鱼,都不愿意陪钟晓芹一个小时。
规划五年后要孩子,晓芹提前有孕,陈屿想要把孩子拿掉。
孩子意外胎停后,他松了一口气,着急忙慌的带着她做手术。
术后没有请假在家照顾晓芹,甚至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样子。
洗衣服从来都只洗自己的。
在丈母娘忘记了插鱼缸插销,导致有鱼死掉时,他大发雷霆。
晓芹生日那天,他不接电话不回消息,晓芹被迫去给他的弟弟交了罚款,淋雨回家。
吵架时说自己结婚就是为了轻松省心。
……
这桩桩件件,在我们看来,陈屿就是一个渣男无疑了。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2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感情里,细节也是我们用来衡量一段感情的天平。
陈屿表面上看来,实在是渣到不行,甚至有了“人间无屿”的愿景。(人间无屿:网友看见了陈屿的各种表现,许下的美好愿望。)
但在细微之处,陈屿却又向我们展现了他真实体贴的一面。
不同意要孩子,在晓芹坚持后,他半夜起床量鱼缸的尺寸,为婴儿车腾地方。
在晓芹去卫生间必经的路上,安装感应市夜灯。
为了给她准备生日惊喜,满足晓芹对仪式感的追求,买中华烟托同事帮忙订最火的餐厅。
不喜欢猫,但每次出差回来,都会为晓芹买一只招财猫做礼物。
一声不言语跑去公司加班,为的是赶完手头的工作,第二天可以请长假照顾刚失去孩子的晓芹。
……
他看似漠不关心,很渣的样子,实际却比我们表面看起来更爱晓芹。
最后,他们的婚姻还是在争吵中以离婚收尾。
但真正导致他们婚姻遭遇如此危机的,不是陈屿的“渣”,而是我们大多数不幸婚姻中都会有的“言语的缺失”。
3
有一个词叫作“原生家庭”。
细细回看陈屿的所作所为,跟他幼时的经历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在家里,弟弟总是被偏爱的那一个,即使是弟弟干了坏事,只要推脱到他身上,就免不了一顿暴打。
虽然他极力解释,却适得其反。
有一个定律叫习得性无助:一个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以后本可以逃脱,也不作为。
从小频繁被冤枉的陈屿,为了自己的清白,也努力试过沟通解决问题,却没有一次成功。
这样的经历让他习惯于规避问题,不做任何解释和沟通。
言语的缺失和表面的理性,成了婚姻中最大的问题,让他和晓芹之间渐行渐远。
他洗衣服只洗自己的,是因为两年前洗坏了晓芹的两件真丝衣物,被斥责不要碰她的衣服。
吃饭不再坐同一边,更是因为以前晓芹不愿意和别人拼桌……
可这些,在晓芹看来,是感情变淡,甚至几乎不复存在的迹象。
感情里,一个不问,一个不说,已是最大的忌讳。
而在婚姻里,一个问了,一个也不愿意说,更是伤人伤己且致命的存在。
4
人类从大猩猩进化成人,最大的区别是有了语言。
语言让彼此的思想可以交换,心灵靠得更近。
一段感情的开始,我们总是无话不说。一段感情的结束,往往无话可说。
在《说一句顶一万句》里,男女主因为说得到一块儿去而结婚,因为没话可说感情变质,甚至出轨离婚。
完美的印证了: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人多的孤单。
陈屿不愿意和钟晓芹沟通,告诉她自己为了有假陪她而不得不加班的无奈;也没有让她知道自己在失去孩子后默默流泪的痛苦;更没有让她发现为了给她惊喜自己默默做的努力。
他们两个一个爱鱼,一个爱猫。即使下班回到家,也是一个追剧,一个看鱼,没有丝毫的交流。
明明在外工作,对其他人都很耐心的陈屿,回到家就希望一潭死水,甚至吃饭都低头看手机。
不愿沟通的他,只让晓芹看到了他近乎漠然无情的一面,体会到了两个人在一起的孤独。
那从电话里消失的废话,微信里隐匿的表情包,每一个没有按下接听键的电话,都成了压垮这段婚姻的稻草。
这像极了每一个正在历经婚姻平淡、却努力维持着的人。
不是不爱,只是爱败给了言语的缺失。
离婚后还不得不住在一起的陈屿,从弟弟口中得知了晓芹生日当天的事,后悔不已。
在晓芹因为工作犯愁时,主动关心询问,帮她解决了问题。
简短的沟通,却让他们的关系比离婚前更加融洽。
婚姻里,爱很重要。
懂得沟通,让对方感受到爱更重要。
沟通是拉近彼此灵魂的桥梁。
有了它,家才能在爱的相互交汇中,成为双方都可以避风的港湾!
#三十而已征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