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解读:第65期
文章主题:靖康之路
涉及人物:郭靖、杨康等
配图选自: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与一般的武侠小说有着很显著的区别,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主题固然是一大标志性的特点,而小说以郭靖这位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的成长之路为主要叙事线索则又是另一大特点。这一主题及线索,实际上早在主人公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一丘处机将郭啸天、杨铁心两人尚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为郭靖、杨康,是以此希望他们长大之后勿忘“靖康之耻”。
丘处机的命名,直接奠定了这部小说的叙事主题与线索。而巧妙的是,金庸很快就为这两位尚未出世的主人公郭靖、杨康安排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且自始至终都是殊途而不同归。
本来是两个应该生长在江南临安牛家村的孩子,却一个生在了蒙古大漠,另一个居然生在了金都王府之中。他们的母亲都是江南女子,都是身不由己,一个远赴蒙古大漠,做了贫苦的牧民;另一个则来到金都王府,当上了富贵的王妃。这不仅使两个将要出生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和不同的人生命运,而且使小说的叙事线索直接涉及到了历史风云—宋、金、蒙古之间的又一场奇妙的“三国演义”,由此拉开帷幕。
《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情节,大多由人物性格推动。比如小说的开头,如果不是丘处机疾恶如仇,他就不会除奸杀人,也就不会在牛家村结识郭啸天、杨铁心两人,进而推动整个故事的进展;如果不是包惜弱本性善良,她就不会救治完颜洪烈,也就不会引起郭、杨两家的深重灾难;如果不是丘处机胸怀侠义而又性格暴躁,他就不会因急于救人而与江南七怪发生冲突,如果没有冲突也就没有后来的“打赌”,没有“打赌”,那就不用去寻找郭靖、杨康二人,更不用教他们武功,那自然也就没有这部小说后来的故事……所以说,这些故事情节看上去似乎是命中注定,但其实都是由人物性格来推动的。这种写法,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中极为少见。
《射雕英雄传》最精彩之处,在于金庸将历史线索、传奇线索与人物性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其中巧妙地设计一系列“常数”与“变数”,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也使得这部小说的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郭靖、杨康都是大宋百姓,这是小说的一个基本的常数;但他们却一个到了蒙古,另一个到了金都,这是小说的第一个变数。进而,郭靖在蒙古帮助成吉思汗打下不少胜仗,且成为金刀驸马,而杨康则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完颜康,是大金国的小王爷,这些似乎又成了新的常数;但最终,郭靖却离开蒙古,成为抗击蒙古侵略军的侠之大者,这又成为一个巨大的变数。后来完颜康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是杨康,又目睹亲生父母惨死,这同样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变数;但杨康还是因为贪图荣华富贵,成为父母之邦的不肖子孙,最终死于非命。郭靖生性愚笨,杨康聪明伶俐,这似乎已成常数;但郭靖却成为了绝世高手,而杨康的武功则始终徘相于二三流之间,这又是一大变数……所有这些,无不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些都是由郭靖、杨康两人的不同性格所决定的。
把郭靖、杨康这两位命运相关、背景相似的主人公作对比性的刻画描写,是《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最大的常数,同时也是其最大的变数。虽然杨康实际上还没有成为郭靖真正意义上的“对手”,但他们之间的“对比”却是鲜明的。这显然是金庸的一种自觉的设计:郭靖饱经孤苦,杨康娇生惯养;郭靖老实愚笨,杨康聪明伶俐;郭靖朴实厚道,杨康轻佻薄情;郭靖忠诚坚贞,杨康浮猾狡黠;郭靖有“降龙十八掌”,杨康有“九阴白骨爪”;郭靖弃荣华富贵而成侠义,杨康求富贵荣华而做小人;郭靖成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杨康则成为不齿于人类的败类……
郭靖杨康,分道扬镳;靖康之路,选择不同。这是《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在情节设计上的最佳安排,同时也是最发人深省之处。所以说,金庸不愧是武侠小说的大家,他的创作思维显然不是一般的武侠小说家所能企及的,这部《射雕英雄传》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