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让生活更美好

2022-05-23     港渝网HCM

原标题:巴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让生活更美好

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不仅是宏大而深刻的命题,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巴南区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保护各类生物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注入了动力。

资料图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2019年,我区启动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全区136艘合法渔船及73艘附属子船、271名在册渔民全部退捕上岸。

2020年1月1日长江干流巴南段实施全面禁捕。长江干流巴南段及区内14条重要支流纳入长江“十年禁渔”范围,禁渔江河水域总长度近500公里,其中长江干流68公里,其他一、二级重要支流430余公里,涉河水域面积45余平方公里。至此,巴南区全面启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记者了解到,长江里最常见的是“青、草、鲢、鳙”等鱼类,它们通常需要生长4年才能繁殖,连续禁渔10年,它们将有2至3个世代的繁衍,种群数量才能显著增加。野生鱼类种群的恢复将有利于长江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并为养殖鱼类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资料图

禁渔不仅是保护鱼类的举措,还是关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的问题,这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我区禁捕退捕工作,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实施,我区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为禁捕退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基础。

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区农业农村委开展日常巡查286车船次,出动执法人员987人次,巡查巡护里程10609公里,检查水生生物保护区47个次,劝离并宣传教育初次违规垂钓人员775人次,放生渔获物1358尾,清查违规渔网具484张,开展交界水域联合执法10次、部门联合执法57次,办理涉渔行政案件32起。

资料图

保护植物多样性,同样展现巴南的使命和担当。

来自区林业局的数据显示,巴南林地面积达到13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24.1万亩,森林覆盖率47.6%,占中心城区全部森林面积近50%,是中心城区重要的“肺叶”,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资料图

按照“党政同责、属地负责”原则,我区构建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和国有林场林长、网格护林员“3+1+1”责任体系,共组建区、镇街、村(社区)和国有林场等“3+1”林长办公室225个,落实三级林长(含区级总林长)共291名、网格护林员238人,共同维护这一片“绿”。 同时,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通过深入开展森林督查,整治森林资源乱侵占、乱搭建、乱采挖、乱捕食“四乱”突出问题,打击毁林及自然保护地涉旅游和房地产开发清理等专项行动,严厉惩治违法违规破坏林地行为。

近年来,依托天保工程、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全区森林资源总量得到显著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显著提升。

资料图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如今,经过多年努力,巴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需久久为功,我区将一如既往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巴南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记者:罗莎)

转自巴南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dbf5a6d953d7e7a0c273b9f829c50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