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帝在使团成员被使团的人从安国救出后,附近的柴明等人丧命的地方跪下磕了三个头,认了三宗罪。这一切都是钱昭精心谋划的一场复仇剧。
钱昭之所以愿意成为使团的一员,前往安国救梧帝,并不是出于六道堂兄弟的所谓深厚感情,而是出于对国家的忠君爱国和对柴明的复仇心态。他欺骗了整个使团的成员,因为他的目的是让梧帝死去,对于杨盈、六道堂的兄弟们以及宁远舟的生死他并不在意。
当使团成员护送梧帝回国的路上,他们才意识到钱昭的背叛,原来宁远舟被他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局中。
一、钱昭的秘密
首先,钱昭身上隐藏着一个秘密。为了保护梧帝,柴明是他的亲弟弟,同父同母,只不过钱昭跟父亲姓,而柴明跟着母亲姓。梧帝的好战导致了和安国的战争,柴明为了证明自己而上了战场,却在第一次战斗中丧命。
梧帝成为安国俘虏,导致了六道堂的弟兄们背负叛国罪名,让宁远舟心有不甘。为了证明六道堂的兄弟们是为国而死,宁远舟需要梧帝亲自声明,于是他踏上了救援梧帝的征途。
除此之外,这次前去安国的代表梧国的是女扮男装的杨盈。宁远舟的母亲是杨盈的女傅,两人关系匪浅。尽管知道杨盈面临很大的危险,宁远舟还是决定护送她。
然而,钱昭的背叛让宁远舟明白自己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局中。钱昭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护国家和复仇六道堂的兄弟,而是为了手刃梧帝以祭祀亲弟弟柴明。他不在乎使团成员的生死,只在意梧帝的死活。
钱昭在出使安国时甚至逼杀过任如意,制造了使团成员与朱衣卫有命案的假象,只因为他误以为如意是朱衣卫的奸细,担心她会破坏他手刃梧帝的机会。
二、梧帝的觉悟
在安国被囚禁期间,梧帝一直显得得意洋洋,完全没有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野心,竟然白白牺牲了三千多名将士,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当杨盈以礼王的身份前来拜见他时,梧帝得知宁远舟等人请求杨盈求一份雪冤诏时,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只为了能够掌握住使团的人。
他已经受够了在安国被困的屈辱生活。
为了顺利回到梧国,梧帝故意拖延宁远舟等人的救援计划。
宁远舟对他感到厌恶,但由于接下了护送他回梧国的任务,他必须设法为梧国的人解释,于是不得不继续努力寻找救援的办法。
后来,他们协同行动,成功将梧帝从囚禁中解救出来,但杨盈却被安帝困在了皇宫里。
任如意负责在安国营救杨盈,而宁远舟则护送梧帝返回国内。
然而,由于任如意迟迟没有消息,宁远舟最终以同死的决心回到了安国。
宁远舟的离去为钱昭复仇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出于信任,宁远舟将护送梧帝的责任交给了钱昭,而这正是钱昭所期望的。
于是,在梧帝及众多士兵在天门山战败的时机,钱昭准备着行动。
此时,梧帝已经签发了雪冤诏,也意识到自己对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罪行,但钱昭却毫不在乎。
同时,他的虚情假意也成功蒙蔽了梧帝,使他相信钱昭是一位忠义之士。
因此,当钱昭领着梧帝来到天门山附近的悬崖边时,梧帝毫无怀疑和防备。
直到钱昭拿出“六道堂天道缇骑柴明”的平安扣。
这时,梧帝才意识到,原来钱昭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与使团其他人不同,他的目标是梧帝自己的死亡。
钱昭的父母早亡,柴明进天道也是钱昭的安排,但他却没想到柴明会在十九岁时死在战场上。
一开始梧帝感到害怕,但后来却变得坦然,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因此当钱昭扇他耳光时,他硬生生地接受了。
最终,他甚至接受了自己被杀的命运。
梧帝留下的最后遗言是希望钱昭动手快一点,少受一些折磨。
原本,钱昭认为自己和梧帝必死无疑,杀了梧帝,他就会自杀。
然而,他没有预料到最后却被六道堂兄弟反杀。
在使团以及六道堂的老友眼中,钱昭成了叛徒。
三、最后的博弈
元禄的一席谈,每一字都深得人心。
钱昭杀死梧帝,将所有人逼上绝路。
因此,孙朗将弩弓对准了钱昭,元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却想尽一切努力阻止梧帝的死,甚至不惜与钱昭交手。
如果梧帝死在回国的路上,不仅使团成员无法幸免,那些战死在战场上的兄弟们以及六道堂的成员将一辈子背负着耻辱和谩骂。
钱昭没有考虑到这些吗?
或许是有,但对他来说,柴明的复仇比这一切都更为重要。他自己都没有想要继续活下去,更别提关心他人是否能够生存。
于十三拿着自己的生命威胁他放开梧帝,但钱昭毫不动容。
正如于十三所言,为了复仇,钱昭付出了所有人的生命。
然而,当六道堂所有人将剑逼到他脖子上,逼迫他放手时,钱昭犹豫了。
六道堂和钱昭之间的生死博弈达到高潮。
最终,钱昭输了。
他根本没有想要继续活下去,在于十三和梧帝一同将他逼上悬崖时,他选择了放手。
六道堂将他逼入绝境,他自己也不愿意给自己留下生路。
如果不杀梧帝,他将每一天都活在对柴明的自责和愧疚中;如果杀了梧帝,六道堂的人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大局面面前,只能舍弃个人。
于是,钱昭死了。
看到这里,我才领悟杨盈为何会选择爬上年近五十岁的安帝的床。
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得失变得微不足道。
即便杨盈成功回到梧国,如果未来再次爆发战争,她将无法获得更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