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可以是小米,但第一台车不能是小米SU7!

2023-12-31   汽车扒一扒

原标题: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可以是小米,但第一台车不能是小米SU7!

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小米SU7?

一部分年轻人能买得起小米SU7,但绝大多数年轻消费者都买不起小米SU7,这一定是一个客观事实,跳出各位所在的信息茧房中来看一组数据,就知道现实生活没有互联网包装出来的这么美丽。

2022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这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财富状态,简单来说,并不够好。

这很能揭示出来,为什么10万级家用车一直都是霸榜状态,从燃油车时代到现在的电动化时代,月销量能破4万的产品,基本上都是10万左右的“入门产品”。

把比亚迪推上神坛的5台车,海豚、海鸥、秦、宋、元,定价都在15万以内,足以见得绝大多数家庭只能拿出最多15万预算买车。

其实我还是说多了,大销量车型都是10万以内,比如说哈弗H6、朗逸、轩逸这些,因为定价的合理化和亲民属性,获得销量的难度并不大。

所以我想问一句话,有多少年轻人能拿出20万买台车?

统计局的另一组数据是,80%的家庭都是消费20万以内的车型,注意这一组数据是以“家庭”为单位,而不是年轻人自己,年轻人买台20万的小米汽车,首先就看能不能过得了家庭这一关。

小米手机可以是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并且不会有任何家庭成员反对,毕竟手机价格低,而且更换频率高,换手机不会给家庭带来生活压力,毕竟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买个3000块钱的小米手机没问题。

但用买手机的思维来买小米汽车,问题可就得上升到家庭层面了。

首先就是财务上的压力,年轻人首先就没有太强的消费能力,买车资金有一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汽车消费对品牌依赖度相对较高,核心的原因还是国内消费者无法将汽车定义为“快销品”,因为使用周期普遍较长,仅次于房产。

所以,收入普通的家庭买车仍然是落到实处的价格、品牌、品质、服务和技术,而不是科技企业造车的PPT卖点。

不是说PPT卖点不好,而是这些点无法和工薪阶层契合。小米汽车想卖给年轻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谁才是小米汽车的用户群体呢?

追求科技、潮流、时尚的用户,这些用户群体才是小米汽车的用户画像,如果具象化,那么大概率是30岁左右或者说收入能力不错的群体,才有可能是小米汽车的消费群体。

这很像当年Model 3的用户群体画像,一个是收入普遍都不错,另一个是善于尝试新鲜事物。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年轻人会消费汽车,可能就是 “尝试新鲜事物”这一点,但很显然年轻消费者属实是有心无力,没有太多的收入和存款支撑。

所以,小米汽车的销量从哪里来?

换一种思路,过去花20万左右买车的用户群体,可能会选择小米汽车,这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稍强,并且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比如说雅阁、迈腾、3系、A4L这些用户群体,大有可能被小米汽车转化,毕竟小米走的是科技路线,将这些卖点放在传统内燃机池子里,非常有意思。

不过还是要回到开头那个话题,年轻人没有能力买小米汽车,但买小米汽车的人,年纪都不会特别大。

那么,你对年轻的定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