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宝宝的小手智慧,为他们的成长加油助力

2022-06-10   沫沫的静好岁月

原标题:开启宝宝的小手智慧,为他们的成长加油助力

不知道妈妈们注意到了没有,宝宝刚刚出生的时候,大多是紧紧地握着自己的小拳头的。仿佛很紧张地在告诉妈妈:“这个世界,我第一次来,此后余生,就靠妈妈您的照顾啦!”

这时,会有一些有经验的过来人提醒新手妈妈,一定要时常、适当地帮助宝宝打开他的小拳头哦!

宝宝的小手,掌握着开启他们智慧的钥匙

手脑不分家,手巧心灵。宝宝小手的动作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小手灵巧,大脑发育自然也不差。

通过宝宝使用自己的小手对周围世界进行摸索、探寻,宝宝就与环境产生了有效的互动,当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时,世界万物在他们面前就会逐渐清晰起来,而他们的知觉和思维能力在灵动的小手的刺激下,也会得到很好的发育。

宝宝实现手眼协调,就开启了他们大脑飞速运转的大门

宝宝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总是会让爸爸妈妈在凝视中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和劳累。

宝宝一双稚嫩的小手,在咿咿呀呀中情不自禁地挥舞着,可可爱爱的模样也会带给爸爸妈妈很多茶余饭后的欢乐。

但是单纯的眼部活动和手部活动,对宝宝的成长只是一种结果的呈现,没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当宝宝达成手眼协调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宝宝的运动能力、智力和行为等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你想啊,宝宝眼睛看到的,和小手触摸到的,完全合二为一的时候,才是让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和思考的时候。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一款关于智力发展状况的权威测试,正好可以诠释宝宝手眼协调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密切。

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实验者拿一个小球给婴儿看,然后把球放到一个杯子里,用东西盖住,将球隐藏起来。在婴儿面前反复演示,直到婴儿能够寻找到杯子为止。

然后,实验者再把小球放进第二个杯子里,同样用盖子盖上,如此反复几次,确保婴儿已经观察到小球在第二个杯子里。

最后,实验者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观察婴儿会在哪个杯子寻找小球。

实验结果证明,8月龄以内的婴儿,会先去第一个空杯子里寻找小球;而8月龄以上的婴儿,则会直接在第二个杯子里找到小球。

皮亚杰认为,从这个实验能够证明8月龄是婴儿认知能力的分水岭。

神经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婴儿对物体认知能力需要掌握两个技能:抑制自己把手伸进第一个杯子的能力,记住小球被放在第二个杯子里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与婴儿的神经活动日益频繁、脑部能量消耗增多,额叶前部大脑皮质的髓鞘使用频率增强有关。

而只有当婴儿拥有自我意志力、抓取能力以及良好的记忆能力时,才能如此。

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渐地练习

3-4月龄,婴儿开始学习看自己的手和辨认眼前的目标。

5-7月龄,婴儿可以用手捕捉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不过这个阶段正好婴儿处在学习坐稳的过程,只有具备了坐的能力,婴儿的双眼才能够更好地监控双手的行为。

9-12月龄,婴儿已经能力逐渐理解手中的玩具和掉落在地上的玩具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抓握和投掷、剖扔各种玩具,同时目不转睛的盯着玩具的最终去向,且玩的不亦乐乎,不知疲倦。

1-2岁,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一直在稳步提升,直到宝宝3岁左右,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能够从事一些复杂的手眼协调的活动,比如堆起高高的积木,排列长长的多米诺骨牌等。

婴儿最初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无意识的,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强化有意识的手眼协调能力。比如,为宝宝提供一些拼图游戏、缺少部件的拼装玩偶,让宝宝寻找并补充。

另外,带着宝宝到大自然中去,赏花、玩草、捡石头、抓蝴蝶、捕蜻蜓、雨前看蚂蚁搬家、雨后陪蜗牛散步……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环境和馈赠,以及几乎没有重复的场景,都能够带给宝宝太多的惊喜,让他们目不暇接,手忙脚乱……

而在这样动静相宜的环境下,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自然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大脑又怎会不跟着飞速运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