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方的音乐,陪你听一首好歌 ”
文 | 白小姐
《断舍离》一书中写道:
“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把不需要的东西全扔掉。”
“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把不需要的东西全扔掉。”
多多益善,有时也是一句悖论。尤其在生活当中,什么都想抓住的人,最后什么都抓不住。
适当做减法,活得寡一点的女人,反而活得越优秀。
不强求合群
喜欢静下来
周国平说: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喜好热闹,好交际的人,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会来事”的象征。
一个人若是不爱合群,总愿意自己待着,就容易被打上孤僻不好相处的标签。
喜热闹和喜安静,本身没有对错。
好安静的人,不是避世。不去合群,并不代表她不交朋友。
人际上的“寡”,是酒肉朋友她不需要,知心好友一两足矣。
能说真心话的密友,在质而不在量。这样的好友,她会格外珍惜,用心经营。
其实许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不喜欢再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社交上。
这是人情寡淡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曼迪·赫尔在《安顿一个人的时光》写道:
“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一个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不去强求合群,不把自己搞得太累。
偶尔能有一两好友小聚,喝喝茶说说话,是乐事;平常日子里一个人独处,养养花追追剧,也是乐事。
能自恰的女人,是优秀的。
不怕去拒绝
总是很薄情
知乎上有个问题:“生活中,有没有哪个时刻让你觉得特别爽?”
有人说,追到了心仪已久的人;有人说,终于升职加薪了……
最高赞的回答,是一位匿名网友说:“鼓起勇气,拒绝一个三番五次、毫无底线让我帮忙的人,那一刻很爽!”
想到我曾经关注的一个话题:学会拒绝的时刻。
生活中许多人都难以说出“不”这个字,有人因为面子关系,有人因为顾及交情,有人因为性格上下意识的去讨好。
尤其是女人,常常被要求贤良淑德,要求懂事听话。
需要她们让步和体贴的人和事,太多了。常常为了顾全他人,早已习惯了去委屈自己。
但凡拒绝,但凡不退让,就被扣上“薄情”的帽子。
武志红说:
“成年人之间谁也不容易摧毁谁。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时,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成年人之间谁也不容易摧毁谁。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时,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所以,我钦佩那些活得“寡”的女人。
无论多少张嘴说她薄情,该拒绝的就拒绝,该远离的就远离。
不消耗自己去成全别人。凡事先取悦自己,至于其他人,分交情,看心情。
这样的人,既优秀又好命。
不去讨好谁
只忠于自己
亦舒说:
“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人活一辈子,不必过于热情地讨好谁,否则会变得很累。
在生活上,如此。在情感上,亦如此。
有个读者曾经咨询我,她很爱一个人,但和对方在一起太累了,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下去。
累在哪些层面上?
物质上,对方家庭条件不太好,生活中她父母补贴许多,但却被说“你家有钱多给点不是应该的”;
精神上,时刻小心说话,生怕对方又多想觉得她看不起他,伤了自尊。也因此,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感情上,她在乎所以格外珍惜,反观对方,却可以一整天不回信息,冷暴力消失几天也是常态。患得患失的心情,很不好受。
西方有句谚语:“杯子里要先盛满对自己的爱,溢出的部分再去爱别人。”
无论多爱一个人,为了爱去委屈和讨好,这段关系本身就岌岌可危。
我劝所有人,可以去爱,但永远不要把自己放低。
先忠于自己,不必去讨好那个人。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是自私,而是明智。
凡让你身心疲惫的,都不是对的人。这样的关系,建议你寡淡一点,当舍则舍。
无论是交友、处事还是爱人,真正优秀的女人,都很寡。
活得“寡”一点,人生路会更轻松。
作者:白小姐,职场女性,写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与你分享有意思有意义的生活,伴你成长,陪你坚强。新书《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正在当当网独家预售中。公众号:白兰花Michelia(ID:nvrend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