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子每周跑步、不烟不酒,竟被确诊……医生:不是个例!

2023-11-24     跑步指南

原标题:35岁男子每周跑步、不烟不酒,竟被确诊……医生:不是个例!

看到《宁波晚报》的一则报道:

35岁,健康生活方式的典范,曾参与马拉松比赛,无不良嗜好,心血管病风险因素远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健康模范姚先生(化名)竟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

上个月,35岁的姚先生感到胸闷,来到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的浙大一院北仑分院急诊科就诊。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现胸闷的症状,但这次的情况与以往有所不同。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他偶尔会感到胸闷,但持续时间并不长,经过休息和调整后便会得到缓解。然而这一次,即使经过了长时间的休息,他的胸闷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经过急诊科医生的检查,发现姚先生的几项反映心肌状况的指标出现了异常。经过心血管内科的急会诊和进一步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姚先生的前降支90%狭窄

姚先生拿到检查结果时,一脸困惑地问道:“不会吧?我不抽烟喝酒,不怎么熬夜,也没有慢性病,每周还长跑4次,这么健康的生活怎么会得冠心病?”

最终,经过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他的状况才稳定。

年轻跑者的冠心病风险

许多跑者或许会误以为冠心病仅为中老年人所患,而年轻强健之躯足以抵御疾病。

然而,根据浙江大学一院北仑分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吴琪提醒:高强度运动亦可对健康心脏造成压力。剧烈运动时,体内会释放大量内啡肽,一种具止痛效果的物质,使运动员在身体疲劳、心肌负荷过大时仍可继续运动。

但长期过度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若不注意控制,可能导致冠心病等心脏问题。事实上,即使年轻的马拉松运动员也面临不低的冠心病发病率。

这提醒我们,健康运动方式并非等同于激进运动,长时间超负荷训练可能伤害健康。

识别过度运动症状

姚先生的例子提醒我们,运动爱好者患冠心病并非罕见,过度运动可能是病因之一。

过度运动不仅无助于健康,反而可能伤害身体。过度运动会导致多种症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效果。常见症状包括:

广大跑步爱好者应以健康为宗旨,遵循科学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

科学健康的跑步方式

重新审视跑步与冠心病的关系,需明白跑步本身并非冠心病的直接原因。

适量跑步训练实际上能增强心脏承受负荷能力,降低患病风险。关键在于“过度”二字。

盲目追求速度和距离,将身体和心肺系统推至极限,不留时间修复已有损伤,长此以往会威胁心脏健康。

科学跑步强调以健康为目标,注意自身体感,运动适度,重视恢复,以避免健康运动变为自我伤害。

具体建议包括:

1、练习基础体能:对初学者或增加跑量者,首先提升体能,强化肌肉和关节。

2、适应跑步:身体适应需数月至一年,期间应逐步增强强度和时间。

3、制定科学运动计划:控制训练时间、强度、频率。不要盲目套用“大神”的训练计划

4、保持愉悦心态:跑步应以提升生活质量为目的,健康最重要。据个人实际情况调整训练,不和别人比速度、拼跑量,跑自己的。

5、注意营养和睡眠:均衡饮食和良好睡眠是恢复关键。减轻身体压力,恢复体能。熬夜、喝酒后不硬撑着跑步。

6、定期体检:定期心脏检查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健康问题。参与马拉松或长跑需充分准备和适应训练。每位跑者应珍惜生命,理性、科学地跑步。

跑步是一项对体力和耐力要求较高的运动,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备受欢迎。人们普遍认为跑步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还有益于心脏健康。

然而,如同其他运动形式一样,跑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对心脏健康的潜在影响。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莫让跑步背离了“健康跑”的初心。

日常运动生活中,你会定期体检吗?欢迎大家聊聊!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a496fd4fdde1edbde53312e94c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