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如何发展?“顶层设计”来了!
人形机器人又叫仿生人,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来它们能代替人类做很多工作,甚至可以像人类一样生活,目前这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研制已经接近于具有人类家庭保姆的能力。
但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也具有很多的潜在危险和不确定性,它的发展进步也需要管理协调规划。11月2日,我国工信部网站公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这被认为是关于人型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对于我国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到2025年初步建立,届时“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
整机产品方面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市场化批量生产,先进产品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并且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
在产业化方面要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为该产业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这一意见明确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有望进一步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但是大家都关注的一个重点是:如何保证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这个问题,其实挺值得深思的,因为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考量应该是人形机器人设计的重要因素。
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激烈得很,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夜以继日的开发技术,但要想保证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技术上得过关,还得让用户信任。毕竟,这可是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的大事儿,如果机器人不听从人类指挥,那麻烦可就大了,特别是这种事物会不会具有自主意识,一旦拥有,那么它们将成为一种生命,不再是一台机器。
所以,安全性能和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密不可分,从机械结构到电子元件,从软件系统到人工智能算法,每一个环节都得考虑安全性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人形机器人的设计应该尽量模仿人类的动作和行为,这倒没必要刻意追求,只要使用起来很方便就行,比如走路,人走路的方式肯定没有轮子跑得快,那么以行走为主的机器人,不妨设置为轮式,人站立的稳定性肯定没有四脚动物更稳定,所以有某些机器人设置为四只脚或许更为合适,比如以上山爬坡为主或者在多种地形中奔跑的机器人,制作成机器狗或更有优势。
再者,人形机器人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当机器人遇到故障时,它应该如何应对?这需要设计者们预先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并为机器人设计出一套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
总的来说,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让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
那么对于人形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您有什么看法呢?您觉得应该如何保证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呢?人类如何与越来越聪明,能力越来越强的机器人相处?不妨在下面聊一聊哟!
消息来源:环球网11月2日报道《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证券时报11月3日报道《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浪潮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