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工厂员工越来越难管,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一边是严重缺员,一边却是员工大量的流失。大多数一线员工都是90后,很多受不得一点委屈,甩手不干,炒掉老板的事屡见不鲜。
但是有一个群体,就是他想不干了,也得强忍着,因这群体在这个年纪很尴尬的,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小要扶养。更有车贷房贷是压的喘不过气,想离职都不敢离职,这个群体就是中年的男女。
在这些一线大都市里,活得最艰难的是这样一群中年男女!超现实
特别是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都市里,这种现象显得尤为突出,有房贷与有车贷的中年男女是最好“欺负”的,他们表面上工作体面,被称为城市的“中产阶级”。但是要守护的也更多,每月各种贷款要还,现金流不敢断,更加不敢轻易离职。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会让很多现金流断裂的中小企业倒闭掉。因此也会释放出很多资产、设备、人才等大量“有机养分”。这些“有机养分”之中,很可能就有这些在北上广深打拼,有房有车的中年男女一族。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当前的任务是怎样让自己能“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有机会。努力让自己成为吸收“有机养份”成长的公司,而不是宣布解散而释放“有机养份”的公司。
作为个体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平时要危机储备
互联网发达后“支付宝”,“微信支付”,信用卡等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的便利,也在改变人的消费习惯。中国人传统的储蓄习惯逐渐在取缔,现在跟多年轻人基本上每月都是“负翁”。所以这次疫情时期给我们也深深的上了一课,不要月光,不要透支,更不要借贷消费。最理想状态是要有18个月的过冬准备金,也就是说需要有足够支撑18个月开支的准备资金来应对突如其来的一些变故,这样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未雨绸缪”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些一线大都市里,活得最艰难的是这样一群中年男女!超现实
二,让自己更有价值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唯一拥有的资本就是健康的体魄与充裕的时间。在自己工作过程中,要多做有复利的事情,尽量避免做没有积累的工作,哪怕目前这份工作的薪资很高。大学毕业出来先别想着赚钱,只有先让自己值钱你才会慢慢有钱。假如你在公司每天干着重复的事情,让人觉得可有可无,所做的工作随便都可以找个人来替换你,当危机来临时,第一个想到裁的人肯定是你。特别是待到了中年还处于这样的状态就更危险。
在这些一线大都市里,活得最艰难的是这样一群中年男女!超现实
三,寻求适合自己的“副业”
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收入来源,一旦收入主要来源突然断裂,就像本次疫情下2~3个月不能工作,工资不能足额发放,而各种费用你必须要按时缴纳,怎么办?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夫妻2人在同一个行业,甚至两人在同一个公司,这就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情形。
作为个体,平时就要注意多元化收入渠道,寻找适合自己的“副业”。要想通过副业赚钱,首先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有准确的认知,然后不断尝试,不断验证,反复打磨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些一线大都市里,活得最艰难的是这样一群中年男女!超现实
互联网经济时代,催生很多机会,像各种搬砖,辛苦赚钱的。也有兴趣所在,玩着赚钱的。内容输出,才华赚钱的,主、副业联动,资源赚钱的。投资理财,钱生钱的(有充裕的资金也要谨慎投资,分散风险,合理消费。)。
最后与大家共勉!
成功多从外部找原因,失败多从自身找原因。一般人总喜欢把成绩归于自身能力突出,把失败归于大环境恶劣和竞争对手太过强大。就像本次的疫情,既是“危”也是“机”,危险通过大家的努力已经逐渐控制住了,机会逐步也显现出来,国家也加大了对本次疫情突显出来的薄弱方面的投入,提升应对大灾大难的应急处置水平。所以无论面临何种艰难环境,都有人依旧有工作且还涨薪,也有公司逆势增长。
在这些一线大都市里,活得最艰难的是这样一群中年男女!超现实
改变周围环境对于我们个体很难,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且让自己有尊严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