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神话”麦斯基造访东艺 家庭三重奏诠释室内乐艺术

2023-12-20     搜狐音乐

原标题:“大提琴神话”麦斯基造访东艺 家庭三重奏诠释室内乐艺术

12月19日晚,“大提琴神话”米沙·麦斯基携一双音乐家儿女,以“麦斯基三重奏”的家庭组合形式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献上了克拉拉·舒曼、勃拉姆斯、拉赫玛尼诺夫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

演出现场,75岁的米沙·麦斯基仍然气度非凡,琴声浑厚有力,灵动细致。一头蓬松白发搭配具有民族风情的束袖上装,麦式台风跃然舞台。而他绚烂技巧与诗意气质完美融合的演奏,扣动着乐迷的心门,弓弦之间亦倾泻出辗转迂回的人生际遇,点亮台下所有人的心扉,令观众如醉如痴。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是东艺年末重磅国际引进项目收官之作,同样是在开票后短时间内售罄。此前,马祖耶夫、大卫·葛瑞特、王羽佳等古典乐坛明星,共同点亮沪上古典圈的高光时刻,在东艺2023/24演出季中连续创下多个售票新纪录。明年1月,波兰钢琴大师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将登东艺舞台,为沪上乐迷带来惊喜。

家庭三重奏呈现浪漫的多样性

麦斯基的子女与他一样,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女儿莉莉·麦斯基是钢琴家,儿子萨沙·麦斯基是小提琴家,他认为与子女同台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当晚三人以极高的心灵感知与默契度,展现了家庭式的温暖。

麦斯基和钢琴女神玛塔·阿格里奇也曾有过漫长的合作,二人的联袂演奏在古典音乐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阿格里奇常和最爱的家人、朋友,演出她挚爱的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用音乐讲述人生的悲欣交集。室内音乐会的演奏形式,因其灵活亲密的方式在我国国内亦逐渐风靡成行。

当晚的音乐会,演出曲目可谓匠心独具,上半场以克拉拉·舒曼《三首浪漫曲》开场,悠长的旋律如涟漪般荡漾开来,柔美中藏着一丝悲伤。紧随其后的是勃拉姆斯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钢琴开启独奏、大提琴宽厚地回应后,小提琴亦卷入势不可挡的灵感喷发,期间气氛在朦胧梦幻、超然物外与暗淡悲伤中转换,现场乐迷投身其中,感受到无尽的美感与乐趣。

下半场,从德奥转向俄罗斯。俄系作品中,拉赫玛尼诺夫的4首浪漫曲及小品节选(旋律、黄昏、练声曲、悲歌)展现出了独有的细腻与浪漫。最后,音乐会以肖斯塔科维奇《E小调第二钢琴三重奏》作结,传递出了这部“肖氏笔下最伟大的挽歌之一”包含的复杂情绪。

“双料传人”最流利的“母语”是音乐

麦斯基初次登台即赢得“未来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美名,作为史上唯一师从皮亚蒂戈斯基和罗斯特罗波维奇两大名家的“双料传人”,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间,他和无数享誉世界的指挥家、钢琴家、管弦乐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更在DG公司录制了大量畅销唱片,可谓以DG唱片为首的欧系当家台柱。他一生获奖无数,多次格莱美提名,在世界各地广受追捧。

伟大的音乐是不朽的,让人满怀希望,伟大的艺术家亦然。作为定居比利时的犹太音乐家,麦斯基常以“世界公民”自居,这个称谓也成为了他最具标志性的自我表达,哪里有热爱音乐的人们,哪里就是他的家乡。他最常用的语言是英语,但他却说最流利的“母语”是音乐。“每天叫醒我的闹铃,是马勒第五交响曲当中的一段慢乐章。”麦斯基曾经打趣道。

他曾在采访中提到,做音乐就要求同存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天赋和局限,最好的天赋就是能认清自己的特质与局限。“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一定是异大于同的。音乐的乐趣就在于体会微妙的异。” (现场摄影 茅新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aae93f3a7313b5f99046526f21ceb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