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这是张国荣当年《倩女幽魂》的绝唱,搭配着宁采臣的坎坷旅程,关于落魄书生的倩女幽魂之旅,一下子就能映入人们的脑海之中。
这个简单的场景,这首简单的歌一下子就帮助我们确立了古代书生的形象,还有书生赴京赶考的那种坎坷。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大多数的书生根本不会遇到聂小倩这样的女鬼来邂逅,他们的父亲赶考之路只会比宁采臣更加复杂而且孤独。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提出一个疑问,当年宁采臣有着燕赤霞和聂小倩这样的超级外挂保护,结果还遭遇了那么多土匪的抢劫。那么没有这些遭遇的穷书生们,他们“人傻钱多”在赴京赶考的时候,会不会遭到土匪的抢劫呢?他们在面临这样困局的背景下,是如何安全的抵达目的地的呢?本期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现实中的那些“宁采臣们”。
一、怪异的现象
在看《倩女幽魂》之时,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人生路很坎坷,土匪强盗妖魔鬼怪遍地都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果没有高人保护,很容易被人给杀死,甚至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
但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很少看到有赴京赶考的这些书生,遭到土匪的抢劫或者被杀。就算是在《三言二拍》之中那些妖魔鬼怪们,他们也只会是骗取这些书生的身子,而没有人去抢劫他们身上的财物。
这一怪异现象,曾经让很多人都感觉到疑惑。要知道土匪这个职业是高风险高回报,面对身上带着赴京赶考的现金而又没有还手之力的书生,他们应该会把这些人当成肥羊才对。
但是,书中并没有过多关于他们杀人和抢劫书上的记载,难道说土匪也有自己的讲究吗?或者说这些书生身上另有玄机呢?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书生身上的特点,还有土匪本身的存在和理性上来分析。
二、书生自身的特点
其实大家也不要小看了这些书生,他们自身至少有两个特点,所以使得土匪对他们不能够太过于放肆。
首先第一个特点就是书生个个都很穷酸,要知道,虽然赴京赶考人人都是满腹经纶,但在这个世界上80%的科举考试的学生都是穷酸人。都是底层人士想要一夜飞越龙门,所以身上根本没有多少钱。
就好像当年的宁采臣一样,身上带着几个馒头,结果都已经变得比石头还要硬了,身上能榨出几文钱,那已经是奇迹了。
所以,这些土匪如果去打劫书生的话,他们不仅抢不到钱,而且还会惹得一身骚,所以大部分的土匪都没必要去抢劫这些穷酸书生。
当然了,也有一些书生手上会比较有钱,例如那些富家子弟的后人。但一般像这样的人物,要么会请镖局的人出手帮忙,保护自己的安全,要么就身边带了不少的书童。
要知道,古代的书童可不仅仅是陪着少爷读书,其实这些人也有着保安的性质。所以土匪想要打击这些人,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对于那些容易下手的人却又榨不出油水,所以这一特色使得很多土匪都不想招惹读书人。
除此以外,读书人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本身具有未来的不确定性。要知道每一个读书人都拥有着一定的几率成为未来的一方高官。《中国通史》中有句话说得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这些土匪在打劫读书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未来的危险,如果把这个读书人身上的钱抢光了,然后因此得罪了这个人,但这个人后来又因此中了科举的话,那么未来这些土匪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些概念,在《三言二拍》甚至是《西游记》中比比皆是,哪个土匪敢如此得罪状元郎,下场肯定是凄惨的。所以高风险使得这些人不能够轻易对读书人下手。
而且国家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从隋朝两代君主开设科举制度以来,君主就已经向天下人明确了士农工商中士的地位。因此君主不仅在法律上给予这些人绝对的保护,而且还明确的给每一个参与科举考试的人发放了令牌。
例如在唐朝中后期,那些参与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可以凭借令牌到驿站享受一定的免费伙食,而且凭借这些令牌,可以威慑那些土匪,土匪如果犯忌讳的话,就会遭到政府的恐怖打击,因此那些土匪不敢随意的放肆。
三、土匪自身的属性
除了这些读书人自身的属性以外,其实这些土匪也有自己的约束。笔者在研究镖局的演化,历史的论文的时候,发现学者或多或少提到了土匪的讲究。
例如就有学者提到,当年镖局之所以能够成为过去物流的雏形,就是因为镖局能够与土匪打好关系,并且双方确立好契约关系,所有的人以不流血的方式获得买路财和安全。这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系统,是黑暗里面的一点点秩序,因此土匪一般都有这规矩,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要轻易的杀人。
连面对带着金银珠宝的镖局,这些土匪都能够压制自己的欲望,并且通过大家约定的数目来提供保护和获得保护费。更何况是面对这些政府保护,并且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大官的读书人,所有的土匪都不会愚蠢到去对他们下手。因为一旦对这些人下手,那么土匪的规矩就被破坏了,如果破坏了规矩,其他的土匪会对这些土匪进行制裁。
而且这些土匪必然会因为坏了规矩,使得原本可以不流血方式获得利益的土匪链条被断掉,这种损失可是比抢劫一个读书人获得的利益要大的多。
结语:
总的来说,当年的土匪不抢劫读书人,是有着自身的忌惮,还有读书人本身的特性。当年张国荣演绎的那个穷酸书生的形象,在历史中也的确是如此,身上没有油水,也就没有招人抢劫的可能性。而且在一个明显的文官立国的制度里面,整个社会的资源与道德都像读书人倾向,不仅仅是皇帝,官府就连土匪也是如此。为了几块钱得罪一个未来的高官,为了几块钱导致整个官僚集团对他的打击,甚至是同行的鄙视,这些都使得读书人在赴京赶考过程中的安全性。
俗话说得好,收益与成本要对比,如果划不来的话,那么就没必要干。土匪其实也是一个收益的行业,它并非是纯粹的热血与杀人的冲动群体,而是一个营业部门,读书人是这个营业部门要回避的对象,自然也就不会有流血冲突了。
而且笔者也曾经看过很多关于《三言二拍》中,书生与土匪之间友谊关系的记载。大家可不要觉得很惊讶,土匪其实也是一个盈利型的部门,它也需要有头脑智慧运作,所以对于读书人来说,土匪一般都是比较尊敬的。
所以说任何一个社会团体,一般都有着自身的规矩,就算是黑社会和土匪这样的组织,如果没有自身的底线也无法真正存活下去。俗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但其实反过来,所有真正能够存在的东西,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并非是他的属性变了,而只是它懂得规矩,所以才能够在夹缝中存活。
因此,读书人虽然落魄,又酸又穷,但至少去科举的时候,不会有安全问题,连黑社会都知道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
《镖局的演化历史》
《中国通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a61b748b11ad53a2ab767317d0258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