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日讯 1月31日,记者走访多家商场发现,卖场的顾客并不多,随着线下门店人流量减少,各商超开始发力线上,开发小程序,朝着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转变。
多数人选择宅家备年货
“每年这个时间,父母早已奔赴各大商场开始储备年货,他们会货比三家,看质量问价钱,今年不同的是,老两口去了一趟超市,学会了线上购物,听说是商超营业员教的。”家住让胡路区阳光佳苑的孙怡表示。
孙怡说因疫情原因,全家人除了工作外,基本不怎么出门,眼看着过年了,父母有些着急,担心储备的食材不够,老两口便去附近的商超,想一次性多买点儿年货。
逛超市时,营业员给他们推送了超市的一个线上购物APP,并且帮忙下载安装到手机上,还热心地教两位老人如何使用。 “最让两位老人高兴的是,因为是线上新用户,超市当日还免减了20多元钱。”孙怡对记者说。
这几天,孙怡的父母通过手机就能了解超市商品的价格,相中啥买啥,而且购物到超市的规定数额,还有专人将商品送上门,两位老人直呼,真是太方便了。
家住西宾小区的赵阿姨,这几天也学会了网上购物,今年的年货,都是她在网上订购的。
她告诉记者,她和女儿家住前后楼,她还顺便给女儿带出来一份。
“现在各大商超都有线上购物小程序,非常方便,不用像以往一样,还得自己跑好几个超市去购物,非常方便。”赵阿姨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与往年不同的是,去商超的人少了,但线上销售额却增多了。
我市各大商超货品充足
眼下,按照以往的常态,市民应该开始储备年货了,但记者走访几家大型商场后发现,线下购物的人并不是很多。
1月31日,在让胡路区一家购物商场,记者看到,门口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到位,进门扫码、专人测温,现场秩序井然。
但与以前春节前夕的客流量相比,如今商场内,显得冷清了很多。
在一家运动品牌专营店,一对情侣正在选购运动鞋,小伙子表示,元旦过后,这是他和女友第一次出来逛街。
“这双鞋,我俩本来是在线上选购的,但没有合适的码,所以才来线下看看。”小伙子笑着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大型超市,货架上各类商品与平时一样,依旧琳琅满目。
在生鲜蔬菜区域,货架上货品满满,白菜、萝卜、茄子、土豆、大葱、芹菜等市民们常买的蔬菜供应充足。
一位正在购物的市民告诉记者,本以为春节前会出现抢购风,没想到这么平稳,商品种类丰富,想买的东西基本能买得到。
采访中,一位商超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和往年春节相比,今年线下购物人群明显减少,反而线上购物人群增多了,他们也把力量集中在线上购物,市民购买的物品,他们会保证新鲜,第一时间送上门。
多数商超“转战”
线上卖货为顾客送上门
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为满足顾客“少出门”需求,多数商超推广线上购物模式,除了支持线上下单配送、跑腿代购服务,还将商超内商户门店的店长微信向市民发布,让市民可以线上添加商户,咨询购买门店里的服装、食品等。
“对于食品类的,接到订单后,我们一般要求拣货员在10分钟内为顾客挑选备货完毕,以保证能在1小时内送到顾客手中,让顾客在家里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一家商超卖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采访中一家商超的负责人表示,线上购物将是一种持久的销售模式,疫情期间,它不仅给市民带来了生活保障,也避免了人员近距离接触,非常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