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朋友努力地工作,都是希望未来的生活更美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常言道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随着农村的发展进步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朋友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视。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现在很多的农村家庭一旦有了经济能力,往往都会选择让孩子转学到城里。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城里的学校在更种资源方面较农村学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城里的学校无论是在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方面一般都比较强。因此它们往往更加有吸引力,很多学生对城里的学校也是非常向往。但是不少农村的优秀学生来到城里以后,却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首先,农村学生到城里来上学,除了有一些家庭在城里买了房,家长可以来照顾孩子,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寄宿在学校的。这些学生来到城里,从此家长的监管也少了,他们之中有一些孩子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彻底放飞了自我。面对着城里更多的诱惑,以及更自由的课余时间,部分孩子爱玩的天性完全释放了出来。每天想着玩游戏,有的甚至还逃课,这样学习成绩怎么会不下降呢?
其次,由于城里的学校往往聚集了数量庞大的学生队伍,因此在优秀学生的数量上也会多于农村的学校。再加上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强大的师资力量,城里优秀学生的整体成绩上一般也都会优于农村的学生。因此不少在农村学校里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到城里后,他们的成绩在这里却算不上十分突出。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成绩变差了,而是他们身边的优秀同学更多了而已,所以在这里他们想要取得更高名次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最后,很多原来在农村学校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一般都会得到老师们的关照。但是当他们转学到城里之后,这种优越感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些孩子难免会有心理上的落差。由于孩子在心智上的不成熟,有时会将心理上的不满情绪转化到行为上,从而导致厌学,成绩下降。
家在农村的于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他唯一的儿子原来在本地乡镇上上初中,他们年级有两个班大概一百人左右,小于的成绩也不错,在班上基本上都是前几名,在年级上也是前十名。小于这样的成绩如果再努力一些,保持下去,最后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是很有希望的。因此小于也经常被老师们鼓励,他在这里如同众星捧月一般。
为了让儿子能考个好高中,读个好大学,于先生找人托关系最后让儿子转学到了县城里的一所初中。来到这里,小于所在的年级上有二十多个班,总共有一千多人。经过几次考试,小于在班里一直进不了前十名,在年级上更是二百名开外,其实这样的成绩并不算差,但是小于心里上却有落差。后来小于爱上了上网、玩游戏,有时候甚至还逃课去逛商场、打台球……最后小于的成绩当然也是一落千丈,对此于先生也是非常苦恼,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
对此笔者认为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择校问题上也应该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其次,即使将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家长们也应该尽量陪在孩子的身边,不仅要监督他们的学习,更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另外,作为老师也应了解学生内心的诉求,要做到及时疏导。
对于农村学生到城里来求学的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