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日 |这座城都应该想清楚:困从何来,纾向何方?

2020-01-14   直新闻


一、为民解困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二下午,联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就民生政策措施举行记者会。林郑月娥表示,去年社会动荡令政府及她本人未能在民生政策上作深思熟虑,并称去年施政的报告重点聚焦房屋及土地。林郑又指,希望新措施能着力基层,解决基层市民的生活困难,希望基层劳工有更好保障,以及关顾长者。她续指,相关开支约为100亿元经常开支,共推出10项措施,预计有过百万人受惠,措施包括改革长者生活津贴、放宽“两元乘车优惠”的受惠人至60岁或以上人士等。

港府拨百亿元经常性开支推10项纾困措施,过百万人受惠

直新闻注意到,本轮纾困措施公布后,在香港本地媒体中引发不小的反响。这实际上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自去年修例风波以来,港府不断释放各种措施,尝试缓和或解决香港基层市民面临的各种民生困难,事实上,港府每次的纾困措施,也确实是冲着为香港市民带去更为切实的实惠去的。

本轮十项纾困措施中,放宽“两元乘车优惠”一项尤为引人瞩目。与其他的九条措施相比,显得特别具体,而且看上去金额也并不算大,但恰恰是这样一条看上去似乎只“让利少少”的措施,使得香港60岁以上的长者,可以将每月千元左右的出行费用降低到百元左右。有长者直接对媒体表示:“开心过派钱”。

为什么?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对于很多60岁以上的香港人而言,他们的收入已经不多,而退休之后,每日出行开销如果太过昂贵,就只能呆在家中,无法经常出门与朋友相聚或探望亲人。而车资降低后,老人家的退休生活,就丰富了起来。这不但是一种实惠,还体现了一种关怀。

事实上,这项政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目前“两元乘车优惠”每天的受惠人次就已经达126万,2019至2020年预计开支为14.5亿。但列支这样的一笔开销,能够为香港的城市增添一笔暖色,是值得点赞的。

二、见不得别人好

港府出台纾困措施的同时,香港反对派政棍们也没闲着。他们对这次的措施不满,是几乎不用猜就能想到的事情,不过说实话,直新闻对他们的逻辑水平有些失望。

比如,公民党的杨岳桥上来就说,不回应所谓的“五大诉求”,无法抚平社会矛盾。真的是够了——这位在BBC上被问得目瞪口呆的杨先生,还要装疯卖傻到什么时候?他所说的“回应”,就是香港政府要全盘接受他们的要求,根本就没有商量的空间。

杨先生在接受BBC采访时,原想散播乱港言论,结果数独被主播怼到语塞,目瞪口呆。

说句糙话:社会矛盾是什么?我看你像个矛盾。

特区政府推出十项纾困措施,或许有各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而特区政府在宣布措施的时候,也留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这原本是一个各方以建设性态度,回归理性,共同维护香港稳定的良好契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反响中,已经有不少市民对于港府的纾困政策表示欢迎。杨岳桥这番言论,妄图一笔抹杀港府在抚平社会矛盾上所做的努力,更居心叵测地想要挑起更多矛盾,实际上,就是“见不得别人好”——不但见不得港府维护香港的秩序,也见不得香港普通市民获得实惠、安定生活。

还能更恶毒一点吗?

三、伸缩棒、汽油弹

事实上,香港当前的秩序远称不上安定。

一张于周日(12日)开始在网上流传的照片中可见到,一名男子遭多名防暴警截停,其中一名防暴警手持怀疑是被截停男子的“户户送”外卖保温袋。

香港警方今日于Facebook于贴文称,过去周日一名蒙面、手持外卖保温袋的男子于中环被警方截停搜查,并在其外卖保温袋内发现一支伸缩铁棒、多支喷雾胶水、油性笔及大量宣传单张。该男子已被警方以“藏有工具可用作非法用途”罪拘捕。警方呼吁市民,不要企图掩饰身份去作出违法行为,警方会不时进行反罪恶行动以防止及侦查罪案,市民切勿以身试法。

而今天早上,荃湾城门水塘发现怀疑烧过的怀疑汽油弹。地点是在城门水塘主坝近9号烧烤场对开路面,有被熏黑的痕迹,而路面遗有破裂了的玻璃樽及玻璃碎,一名男子报警处理。警方及消防接报到场,怀疑曾有人投掷汽油弹,警员于附近检走载有液体的玻璃樽樽进行化验。现场可见,地面仍遗有少量玻璃碎,对面的地上有人喷上乱港标语。

四、爱护警察,就是爱护香港

支持香港警察。这应该是直新闻在《香港一日》中反复说过多次的话了。而在特区政府努力纾困,香港社会还未称得上风平浪静的现在,支持香港警察更是尤为重要!

今天的一则声明,也让直新闻颇为感慨。

昨(13日)晨8时半,香港警方接获油塘高翔苑高康阁油塘纪律部队宿舍一名保安员报案,指发现一名男子倒卧上址对面地上重伤昏迷,怀疑他从大厦高处堕下。警员及救护员接报到场,经救护员检查证实男事主已明显死亡,警员随后封锁现场调查,并用帐篷遮盖死者遗体以免引起住客不安。

经调查,警方证实死者姓郭(34岁)是建筑工人,但非上址住客,与家人居住九龙湾丽晶花园。根据高康阁的闭路电视显示,昨晨8时许,死者独自到达上址趁乘住客出入时,经由正门进入高康阁,其后再独自乘坐电梯至29楼,之后无其他人于短时间内进出该升降机。

死者被人发现危坐29楼至30楼之间的后楼梯气窗,先将背囊抛落楼,然后再纵身跳下堕楼身亡,在事主堕楼一刻,更有邻座大厦的住客拍下整个过程。虽然是一桩无可疑的自杀案,但煽暴文宣因案发现场为纪律部队宿舍,便不顾事实地在网上讨论区大做文章,造谣扬言警察“击杀”事主后再推落楼,企图制造自杀假象云云。

警方强烈谴责别有用心的造谣生事者,希望造谣者尊重死者及其家人,不要再作毫无根据的揣测及指控。

由此,直新闻想要再为今天的《香港一日》总结几句——

大半年过去了,香港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陷入这种“坐困愁城”的窘境。政府在努力、警方在努力,恰恰一直阻止稳定、安全、繁荣回到的香港的,是那些号称要给香港带来“民主”、“自由”的煽暴政棍和西方“大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香港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而言,现在都应该想清楚:困从何来,纾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