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这部“反女权”能火,我一点也不意外

2020-05-14   五杀电影

原标题:9.2,这部“反女权”能火,我一点也不意外

今天开门见山,聊聊最近大热的美剧——

《美国夫人》

2020-04-15(美国)

说实话,知道这个剧还是因为一部国产剧《我是余欢水》。

《我是余欢水》前一阵备受争议。

最后那部分关于“女权”的台词,让它受到了不少指责和争议。

关于台词的真正含义,不多做解释了。

不过能看出,在当下社会女性平权运动已是主流。

在西方国家甚至可以上升到政治正确。

也因此,女权运动题材的影视剧在近几年层出不穷。

所以这部号称是“反女权”的剧作,怎么看都不符合潮流。

甚至本剧在播出后,女主菲利斯·施拉夫利这个人再度被谈及,也引发了不少口水战。

很多观众想不明白的是:

这样一个遭受非议的女性政治家,为何还要为其作传呢?

01

若想知道原因,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平等权利修正案》(简称ERA)。

在70年代的美国,女权主义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

她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竞选总统的黑人女性议员雪莉·奇肖姆和女权领袖歌莉娅·斯坦恩。

她们认为女性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各方面独立,鼓励女性走出家庭生活的束缚,与男性并拥有相同薪酬的权利,试图解决男女在离婚、财产、就业和其他事项方面的法律区别,还有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政治权利,反对婚姻束缚,堕胎要合法化等。

并大力推动ERA,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禁止性别歧视,要求一视同仁。

但菲利斯却一再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的通过。

她坚称此法案会剥夺女性的社会福利和保护,让女性大胆地出去工作,无异于置身危险环境,还会破坏家庭和谐。

除了反对女权运动,她还反堕胎,不认同婚内强奸违法,以及反对同性婚姻等。

这样的右翼立场,要是在当今社会,怕是能被喷死。

所以当FX筹备剧本并打算将这样的女性搬上荧幕时,没有女演员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好在凯特·布兰切特思考良久,决定出演。

这位演技派大魔王,也不负重望地将这个人物诠释的很到位。

几乎大多影视作品中呈现出的历史人物,或多或少地都带有点主观色彩。

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是复杂的动物,形象绝不是单一扁平化的。

而且在西方,带有政治色彩的运动还是更多地服务于权力拥有者。

区别就是受众群体隶属于平民阶层还是精英人士,分属保守派还是自由者。

在这样的前提下去看这部所谓的反女权剧作。

你可能会放下偏见,用更客观理性的角度看待女权运动的发展历程及意义。

02

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反女权斗士。

虽然菲利斯依靠庞大数量的家庭主妇们,成功让《平等权利修正案》以废案告终。

但实际上菲利斯却是富人阶层出身的精英人士。

她是名校的政治学硕士毕业,之后嫁给了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

虽然婚后生了六个孩子,但也没放弃自己的政治梦想。

她年纪轻轻就出过四本书,还曾试图进入政坛。

尽管在两年的议员竞选中,都失败了。

无奈之下,菲利斯只能暂时囿于厨房与家庭,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

那时候的她,关注更多的还是核战、军事、国防之类的问题。

像ERA这样的法案,她并不在乎那是什么。

还暗戳戳地觉得这种东西格局太小,难以上台面。

但是偶然的一次机遇,她改变了自己之前的看法。

某天,菲利斯有幸拜访了华盛顿的政界名流。

坐在这些大佬面前,菲利斯在谈笑风生间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几番唇枪舌战,毫不怯场。

但在那些男士的眼中呢,她依旧是个生了六个孩子的家庭主妇。

他们让她拿笔、做笔记,觉得女人在这种场合只适合干这种活。

经过这次事件,菲利斯终于明白自己竞选失败的原因了:

因为自己是女人!

想想自己多年经历的种种,在职场上有人对自己揩油骚扰。

丈夫虽然嘴上说支持自己竞选,但那不过是虚与委蛇地附和。

更是在自己不想的时候,不管不顾地强行就来。

更别说在自己在选择的领域能大放异彩了。

其实在当时七十年代的美国,女性想在职场上或者任何领域上与男人平起平坐,几乎是天方夜谭。

政客们聚会时,就是像菲利斯这样的人士,都需要好好地扮演妻子的身份,穿着比基尼走秀,美其名曰活跃气氛。

呵,说是男人的附属品与面子都是轻的。

作为一名颇具野心的女政治家,菲利斯当然意识到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女性生存状况。

她暗下决心要整出点名堂,给那些男人瞧瞧。

但是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菲利斯将目光瞄准了一些精英女士组成的女权组织以及ERA修正案。

这些喊着捍卫女性权益的人士,如今在我们大众看来,都好有道理。

也是我们常念叨的女性意识的复苏与觉醒啊。

但要知道的是,任何运动、信仰如果不能很好地确定其界线与标准,都易走向极端激进的方向。

就像ERA的发起者们,在种种倡导女性平权运动后,逐渐转变为傲慢的精英主义。

她们瞧不上为了丈夫孩子牺牲事业的家庭主妇,认为她们是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的败类,批判她们为愚蠢而不自知的奴隶。

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家庭主妇约有四千万人,且婚后老公养家老婆带娃还是社会的主流风气。

ERA代表者的不正当发言引起了诸多家庭主妇的不满。

所以当ERA刚兴起时,菲利斯就意识到这会发展成难以想象的极端女权运动。

她果断地选择了唱反调,为家庭主妇们发声。

毕竟曲线救国也是当前实现自己政治梦想的最有效途径。

03

不过轰轰烈烈的几十年过去,ERA还是未能在全美通过。

当时菲利斯的反女权运动能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成功,我想不止是顺应民心,还有法案自身存在的致命缺陷。

如果真的将性别平等落实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生理占弱势的女性将会吃亏。

最简单的就是女性要服兵役,干体力活。

还有生儿育女多年,无经济能力的全职太太在离婚后会失去赡养费,孩子的抚养费。

寡妇也没有了社会保障金。

所以说到底,女性平权也是个复杂的议题。

当然我写此文绝不是为菲利斯洗白。

因为任何一种维权行动都难做到两全,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不能代表最完整的自己。

就比如,菲利斯虽口口声声反对女权运动。

但与此相对,她在政界赫赫有名却又是女权成功的彰显。

女权和反女权绝对不是两个极端的概念。

我喜欢这部剧,也是因为它真正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让我们重新思考“女权”这个问题。

杀姐觉得,所谓的男女平等,也不是简单的狭隘的局限于获得与男士同等的机会待遇。

而是可以自主的做选择。

女性,当然可以选择拼事业,但是如果自己喜欢去选择做一名家庭主妇也未免不可。

当然,男性如果愿意选择在家带孩子,也不应该收到歧视。

可笑的是,像剧里的雪莉·奇肖姆那般认为家庭主妇是蛀虫的观点。

即使在现代社会,无论中外都还不在少数。

我们总能看到很多高举女权的发言。

字里行间满是对早早结婚生子,为家庭放弃事业的女性的歧视与谩骂。

还有坚持不婚主义的人到处给热恋已婚的人洗脑,直言不婚的好处。

女性被家暴就会有一群女性先去攻击她为什么要嫁人。

我想她们大概是真的不理解尊重二字。

这样的激进言行,是否又是对女权的理解出现偏差与矫枉过正。

什么是女性平权?

真正的女权是在正确认识不同性别的特点后,给予女性自主权,让她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是让女人做出哪种选择都不会被歧视。

它难以被定义,但可以由你做决定。

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女强人,不婚者与已婚者。

只要能随心所欲的做自己。

自由地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发光发热,都值得鼓励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