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古堆村
“沙古堆”位于西集镇正西,北运河东岸。“沙古堆”村,原称“少姑堆”,“少姑堆”名源于“少姑庵”。“少姑庵”相传是“沙古堆”田姓的家庙。“少姑庵”的庵主、住持田姓“少姑”,年轻时是清康照帝的乳母。其晚年选在“少姑堆”建庙自做住持。
康熙帝下江南走水路,“沙古堆”为必经之路。有一次,康熙帝曾去庵中看望过“少姑”。可见,康熙帝对其乳母的感情深厚。
“少姑堆”,曾在北运河的西岸。北运河从西北经武窑、下店、崔楼、大东各庄、小东各庄、小辛庄、太平庄,围绕“少姑堆”转了三个大弯,经由供给店、儒林,向东南流去。所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古堆”村中还流传着“三望沙古堆”的说法。
相传,自下游逆水行船,早晨由“沙古堆”起船,要绕三个大弯,用去一天的时间,晚上还要住在“沙古堆”。
那时,在“沙古堆”建有码头,村中没有“斗局” 。邻村设有“草料场”。“草料场”就在供给店。供给店有“沙古维”场房之称。那个时代“沙古堆”相当风光。
“少姑”死后,北运河洪水泛滥,经由粱各庄等处,决堤南下。“少姑堆”由西岸撇到了东岸。又赶上闹瘟疫,村中病死多人,女孩居多。所以将“少姑堆”改名“沙古堆”。
因“少姑堆”在河边,有三望之说。“少” 字旁加上三点水,变为沙”;姑去“女”,变为“古”。因此“少姑堆”改为“沙古堆”。
可见“沙古堆”,因运河改道而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