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新、精锐、高思抢先布局,OMO 模式或将领跑新时代

2019-08-29   校长盟

据调查,教培行业巨头对当前教育的布局大致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线上线下教育进行升级,形成线上AI系统提供教学+线下真人教师监督指导的新双师教学模型,旨在帮助学生学到更优质的教学内容,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OMO。

OMO(Online Merge Offline)最早由创新工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所提出。他结合教育等领域,描述了OMO带来的改变,分析了助力OMO时代到来的主要因素,并大胆直言 :未来世界即将迎来OMO,而中国有望首先实现OMO。

2017年之前,OMO还未被大众广泛熟知,当时人们的印象还存在于和OMO模式非常相似的O2O。

2015年,O2O强势闯入大众视野。随着探索的深入,O2O逐渐被资本市场看好并热烈追捧。

在那场属于O2O的大规模狂欢中,滴滴、Uber、美团等互联网企业揽获数亿美元融资,教育行业自然不甘落后。

资本注入后的O2O教育市场如同烈火烹油,处处景象繁荣。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场狂欢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到现在,早期的O2O企业大多关停,幸存下来的多是较早从资本狂欢中清醒并重新布局转型的企业。

如今的OMO也是同样的强势闯入大众视野,各路资本也在暗处蠢蠢欲动。

这一切不免让人有些担心,OMO会不会重蹈O2O的覆辙?

答案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O2O惨痛教训在前,OMO的发展应该会更加理智、沉稳。


当多数人还在思考OMO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是否适配时,有些机构已经率先行动,迅速开始了探索的脚步,从2019年年初到现在,仅半年时间,就有多家知名培训机构提及OMO模式。

高思教育完成D轮1.4亿美元融资后,创始人须佶成对外宣布未来5年的战略计划,即“坚持S2b2c战略路线,聚焦OMO新教育场景……”。

精锐教育高调宣布将开创教育领域OMO新模式,力求打造生态闭环,建立良性自循环体系”。精锐教育集团董事长张熙表示,未来三年,精锐计划为OMO项目投入30亿,其中20亿用于技术开发,10亿用于扩张。

朴新教育发布最新一季财报时,创始人沙云龙表示“期待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OMO模式的发展前景”。

学大教育在京召开发布会,推出“双螺旋”教学模式,其在线教育负责人邵涛认为,“教育一定是深度的线上线下相融合”, “双螺旋”教学模式与OMO虽名称不同,但本质仍应为OMO模式。

朗播的第一家线下实验室于去年11月落地,朗播创始人杜昶旭表示今年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开设100到150家线下智能学习中心,精心布局OMO。

更有编程猫高调推出“百城千店”计划,将要开设1000家以上的线下学习中心。满身互联网基因的编程猫进攻线下,打造线上线下学习闭环。

从上述形势可以看出,部分教育巨头对于OMO与教育行业的融合抱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可以预见,未来这场OMO抢滩战会有更多的机构参加,至于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OMO融合教育的新模式,是机遇,还是深坑?

85%的资深教培行业认为,教育OMO是必然,是趋势。

OMO在零售行业试跑了三年,以盒马生鲜为代表的新零售商超率先实践,并交出了一份极具吸引力的成绩单。

在教育行业,六月底,教育技术服务商小鹅通公布了一组数据,在其服务客户中,教育机构用户已经占总数的58%,其中,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服务的商户占比达35%。

显然,融合线上线下已是大势所趋。

那么,教育行业能否结合自身特点,围绕AI、流量互通、直播教学、线下答疑、下沉三四线、双师教学、测评线上化、课堂测验及时化......打造资源的协同效应,建立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学习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