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收到一份“舌尖上的安全攻略”

2020-01-22   珠江频道

新年临近,家家户户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置办年货,“吃的”那是重头戏

出去“扫货”,又怎么少得了农贸市场

蔬果、海鲜、肉类、干货…

那么,食材到底新不新鲜

会不会暗藏“危险品”

近日,《法案追踪》记者,随同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对广州老城区的农贸市场来一场说来就来的“飞行检查”。

@你 收到一份“舌尖上的安全攻略”

这次抽查到的是位于广州海珠区的小港肉菜市场,抽查的重点是蔬果、猪肉、冰鲜等摊档的货单,以及对八个蔬菜品种一个肉类品种一个水产品种进行快检,重点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猪肉的瘦肉精添加以及海鲜的抗生素超标的问题。当天整体抽查情况良好。

那么,大家是怎么辨识食材的“安全性”呢?

记者随机采访了农贸市场内的街坊,发现大多人基本是靠“眼力”经验,挑看上去新鲜的,可是对于农药超标、瘦肉精、抗生素等隐藏在食品中的“危险品”,就表示“没有符”。

面对农贸市场众多的品类,如何才能知道TA是否“表里如一”,除了凭经验,街坊们还可以依靠下面两款“神器”助力。

“神器”一:扫一扫,八一八食材来路

在农贸市场内,记者发现每个摊档上面都有一个可供扫码的微信小程序,街坊可以通过扫码了解所购农产品的产地(进货地点)、上架时间等信息。既是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也是让大家一起共同监督,大大降低了购买到来路不明的农产品的风险。

神器二:快速检测,曝光“危险品”

在市场入口,记者发现有一间检测室:1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超声波清洗机、恒温水浴锅、电动离心机、检测机、冷藏冰柜等检测设备一应具备。每天例行对菜类,肉类,海鲜类农贸产品进行抽查检测,重点检测蔬菜的农药残留、肉类的瘦肉精及海鲜类的抗生素添加等问题。

快检结果最快在15分钟内就会公示在市场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上。大屏幕翻滚每日快检信息,供市民选择消费。消费者也可以触摸大屏了解市场主体信息公示、食品监管动态资讯等信息,包含摊位号、经营者、抽样品种、项目、检测结果等内容。

不仅如此,消费者也可以将自己买来的菜品,送到检测室进行送检化验,等待十几分钟就可以知道自己今日的菜篮子是否安全。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处的杨世峰告诉记者,快检工作不仅让市场工作者把好第一道关,在蔬菜进入市场之前进行最后一次检测,让市民对蔬菜质量更加放心,另外也能让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能,开展针对性检查。

据杨世峰介绍,为了让老百姓全吃上放心菜,从2016年起,广东在全省范围内的农贸市场逐步设置了检测室,目前已经超过2000家农贸市场正式启动了蔬菜和水产品的快速检测。此外,各地可根据市场经营项目及当地消费习惯,增加选取销售量大、风险较高的食用农产品品种进行快检,保障流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的安全。

外出就餐,看“脸”吃饭

逢年过节,阖家团聚,下馆子是个不错的选择。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这里,小编给大家一个小贴士:看“脸”吃饭。

目前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通过考核对餐厅评出食品安全等级,并公示于餐厅显眼位置,一来以供消费者参考,二来激励餐厅经营者能够争取评优。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安。怎么才能吃得安心吃得开心,《法案追踪》特地请来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处副主任科员徐小洁,给大家支支招。

“六招”让你“吃”得放心

1、 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

2、 选择食品量化分级等级高的餐饮单位

3、 谨慎选择高风险的食品:例如凉菜、卤菜、生食水产品等

4、 不贪口腹之欲

5、 就餐后保留小票,以防不时之需

6、 维权热线要记牢:12345

六招傍身,《法案追踪》祝您过个平安健康幸福年。

更多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精彩案例,敬请收看珠江频道今晚(1月21日)22:00《法案追踪》播出的《舌尖上的保卫战》。

编辑 | 晓钰

广东电视珠江频道

微信公众号

GDTVZJPD2013

微博@珠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