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幕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高3767.25米,山顶气候严寒,冰冻时间长,常年有积雪,晴天的时候,山上白雪皑皑,故名太白山。2016年国庆节,酝酿已久的太白山之行终于成行。10月1日早上,山猫,钢铁,结缘,五龙,飞鹰,济源燕子,一片红叶七好友于早上8点30分在电业局门口完成集合,分乘两辆车由济源南上高速,一下福到周至县老县城。
二、秦岭界和老县城途经秦岭界碑处合影留念。后经询问保护区李站长得知,此处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分界处。
曾经的佛坪县老县城,如今是周至县距离西安最远的一个村落,相距数百米的东西城墙和城门依然挺立,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喧嚣和辉煌。
到达老县城后,山猫老师迅速和之前联系好的济源老乡取得联系,安排好住宿。晚上受到济源老乡盛情款待。
在马召镇买的西凤酒和老乡款待的腊肉炒土豆片受到同志们关注。太白山区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粮食和蔬菜产量低,但土豆长得很好,土豆收获后,当地人把多余的土豆切成片,晒干,作为冬天备菜,也成为当地著名特产。
第二天早饭后合影,整装待发,登山是此行的主要任务,至于老县城,以后有机会再来,住这儿,好好耍几天。
老乡找车,驱车4公里,把我们连人带装备送到了这次登山的起点都督门。感谢老乡!
三、第一天进山了,从此开始脱离尘世三天。
进山不远处,有保护区设立的警示牌。最后一句是"为了你自身安全,请立即原路返回!"
过了警示牌,路两边密密麻麻全是竹子,这里是大熊猫的领地了。
走走停停,四处张望一下,看有大熊猫没有。
钢铁说:"走吧,到太白庙休息。"
休息,喝水,吃东西,照相,同时进行。
这两人一块跟岩石走过鳌山,太白山想了好几年,终于一起来了。
过了太白庙,基本沿着这条河在林中穿行,过去,再过来,再过去,再过来,反复多次。河水巨清,石头巨滑,不敢丝毫大意。
反复多次过河后,突然开始拔高。至此与河暂别,一路上没有见到大熊猫。
一个小陡坡,预示着拔高要正式开始了,同志们个个身手矫健,蹭蹭蹭都窜上去了。
山猫老师在最后,用单反相机留下了伙计们矫健的身姿。感谢!
浑身充满力量的样子
"走吧,郭老师,不用照了。"
持续的拔高,走的人没一点脾气。脚步开始变慢,呼吸变短,包变得越来越重,表情变得痛苦,一个字,难受。但是后边没有追兵也退不回了,办法只有一个,坚持走,不要停。
这二位穿过鳌太,多次来过太白山,所以肚子里有小竹杆儿。不慌不忙,绐摇给摇,走在后边,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很狡猾。
累是累,但休息的时候那是真舒服,取下背包如缷下千斤重负,浑身上下到处透着得劲。
喝点水,吃点东西,云两句,真粗坦。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山猫、结缘、五龙跑到老前边了,钢铁和飞鹰在老后边,我和燕子在中间缓慢前行。记得山猫说经过这片小石海就离营地不远了。
终于到达海拔3059米的老庙子营地。山猫、结缘、五龙已把帐篷搭好,并烧好开水。什么是幸福?奏是这,这就是幸福,能和好伙计们一起去登山就是最大的幸福!
喝水吧,每人五碗,一直喝到尿那清的涟涟才中。
天说黑就黑,很突然,气温骤降,抓绒衣秋裤都穿上仍然冻那乱给战。哆嗦着吃完饭,钻进帐篷,匆匆入睡。
晚上在一队十点半到营地的驴队中的一女驴的惊呼声中睡去。"我靠,这么多帐篷!我靠,这么多帐篷!我靠,这么多帐篷!......."
四、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帐篷外帐上结了一层冰,到处是哗啦哗哗啦抖冰的声音,怪不得晚上那么冷。饭后收拾好行装,合影。
出发,开始第二天的行程,今天将在3千米海拔上再拔高700米,登上主峰拔仙台。
( 本文作者 : 一片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