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杨幂的新中式穿搭,你还差个它:

2023-10-31   时尚COSMO

原标题:想学杨幂的新中式穿搭,你还差个它:

独家专访:盘扣非遗传承人胡玲。

新中式火了,它的风生生不息,吹响了整个时尚圈。

85花们尤其明显,她们将目光一起投向了新中式风格:从传统的古法旗袍到别具一格的短款马褂,再从热门的香云纱到价值不菲的宋锦,花样层出不穷。

就拿时尚圈流行风向标杨幂来说,她有多爱新中式呢?连生日宴都选在新中式风格的房间里,她身着一件流光溢彩的宋锦盘扣上装,搭配暗纹真丝半裙。

果然,血脉里带着的基因,随着时间的演变会自动觉醒。

随着“血脉觉醒”,杨幂征战时装周期间的选择也不再是单一的高定大裙摆礼服。

比如这次在巴黎看秀期间,她以一袭黄色旗袍打造出“中式老钱风”,于国际舞台上一展东方之美。台媒在次日便报道:#杨幂弘扬中华文化 ,热搜也足足挂了一天。

名人、媒体不断地文化输出下,这股新中式的风潮刮得是越来越热了。但“新中式”不是一味简单的模仿“古装”,而是尊重传统,加入一些现代的中国元素和特色,将传统与现代美学的完美融合。

这也意味着,新中式服装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廓形、细节不能任由设计者肆意而为。如此一来,设计者只好将心思都放在了微小的点睛之处——盘扣。

古代,人们只能用长长的衣带来束缚、固定宽松的衣服,通过系扣、打结来使衣物显得合身。

直到某天,一双手打出了一个漂亮的、与以往不同的绳结。至此,盘扣的演化之路开始了。

最经典、最被人熟知的盘扣款式当属一字扣。直到清末,女子长袍上左右襟的位置才渐渐地出现了有点缀功能的盘花扣。

民国时期,激烈的服饰变革,让旗袍作为时代服饰登上历史舞台,也为盘扣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沃土。彼时,女性服装上的盘扣也从简单的一字扣演变为以兰花、蝴蝶、凤凰为主的盘扣造型。

盘扣,不仅代表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盘扣非遗传承人胡玲来说,更是承载着对姥姥和母亲的回忆。

胡玲从小就穿着长辈做的衣服长大,盘扣作为回忆的载体一起被传承下来,独一无二。她说:“因为老一辈的盘扣手艺人一般都不画设计图,图样都在脑子里。”

非遗盘扣传承人 胡

为了将技法有效的传承下去,胡玲在学习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将盘扣从服装中解构出来,单独设计成为一件件作品。

设计完草图后再用盘条走一遍完成轮廓的设计,再通过针线缝制,最后这些盘扣从手稿变成了耳环、项链、扇子、钟表……陪伴在了人们的身边。

传统的软条盘扣成品

胡玲的作品中有自己的寓意,比如,她的《年轮》,挂饰的中间是一个意象化的“吉”,如果不经讲解很难发现。胡玲有时不用具象的元素直接去表现寓意,而是反复思考和提炼,再应用到设计作品中,《年轮》中还用了10颗红色的朱砂珠子,这是中国人刻在血液里的期盼:生活,要十全十美!

如何用工艺美术表达当代社会人们的思想,也是胡玲在探索的方向。比如,她的作品《黄鹤楼》和《绿马》就创作于疫情期间,当时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胡玲也一样。

她以武汉大学的樱花、有“天下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为题材,设计制作了这件作品。《黄鹤楼》借鉴了黄鹤楼气势磅礴,千年屹立不倒的形象,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武汉精神。

而《绿马》则是根据疫情期间人们出行必需的绿色箭头为灵感创作,当时胡玲设计了一个传统的马,一个卡通的马,但她觉得卡通的马更能体现当下大家苦中作乐的心情。

如今在新中式风格兴起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中式设计,胡玲说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体现。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客人,她也进行了不同的推荐:胸针、戒指、发卡、包挂等盘扣作品。

除了作品上的拓展,胡玲还和同为非遗传承人的母亲一起,探索盘扣在教学上的可能性,向大家介绍盘扣的历史、体验古老的工艺。一位母亲在上完胡玲的盘扣小马甲课后说,她的孩子正在长身体,许多穿小的衣服就送人了,孩子说唯独妈妈做的这件要留着,因为这是妈妈的心意。胡玲觉得,这样的手工制作的温度,是这个时代所缺乏的。

传统盘扣有着各种各样的样式和寓意

胡玲的工作室“玲玲工坊”,现在已经成为非遗盘扣制作技艺的项目保护单位。不时有年轻人来问,学习这门手艺后能就业吗?对此,她总是很难给出答案,传统工艺的学习,开始总是不挣钱的,但如果能够像胡玲一样对这门工艺未来的发展充满期许,付出的努力和结果终将成为正比。

它是一门孰能生巧的工艺,前期需要不断地重复枯燥的练习,种下种子,陪伴盘扣的枝蔓蜿蜒生长,而后静待花开。

一件盘扣作品的完成,根据作品的大小,最短需要1周的时间,长的需要4 ~5个月,所以坚持初心尤为重要。盘扣的温度由太姥姥传给姥姥再到妈妈,现在由胡玲传递给更多的人。她不断地探索盘扣的设计,打破材料的限制,希望将这项传统的工艺能变成一项装饰艺术,在艺术的高度上继续发展和传承。

“如今物质条件好了,想买什么几乎都能买到。只有做有温度的作品,才能传承下去。”胡玲如是说道。

部分文字刊载于《时尚COSMO》10月刊

编辑:玉清

撰文:荷午

摄影:张之洲

妆发:Coco

编辑助理:颜妤娉

设计:玉清

新媒体编辑:兰昕雨

新媒体排版:Yuri

新媒体设计:许月明

视频编辑:璐颖、小森

剪辑:杨峥琦

图片来源:IC Photo、《时尚COSMO》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