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疾控
警告标识请注意!
当你去医院接种疫苗、体检、看病时,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识,在红、蓝、黄、绿四种安全色里面,黄色的生物危害警告标识,提醒你对周围环境要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标识代表的含义吧!
01
生物危害警告标识
标识为黑色正三角形边框,标识图案是黑色,背景色是黄色,提醒大家周围环境可能有病原微生物。通常设置在易发生感染的场所,如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入口和感染性物质的运输容器等表面。
02
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细菌、病毒等。2023年发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里面含有508种病原微生物信息,其中病毒分类目录160种、附录7种,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目录190种,真菌分类目录151种。
03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 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 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例如已经宣布消灭的天花病毒和能够引起严重疾病的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猴痘病毒等。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 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例如新型冠状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 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例如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麻疹病毒、诺如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破伤风梭菌、肺炎链球菌、副溶血弧菌等。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 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类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实验室等级越高,其防护措施和安全要求也越高。 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的病原体检测大多都要求在二级及以上的实验室才能开展。国家要求二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入口应有生物危害标识,以提醒人们。
warning
看到这个标识,我们要怎么做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在检测、研究病原微生物时,要按照标识提醒,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实验活动,确保我们不受病原微生物伤害,保护实验室不被污染,也要确保实验室涉及的病原微生物不会泄露至实验室外,给社会和环境造成危害。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看到贴有这个警告标识的箱体或包装,不要触摸,更不能擅自打开。看到贴有这个警告标识的区域,要远离,不要擅自进入,保护好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