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临终之际,发出了六个愤怒的字,让曹操大笑不已,而刘备却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这段故事中,吕布被人戏称为“三姓家奴”,这个绰号实在是打着石榴裙的梨,可谓极具讽刺意味。吕布的一生充满了忘恩负义的行为,先是背叛丁原,杀掉上司为董卓卖命,随后为了一个小妾又背叛董卓,对于这样的小人,命运注定不会善待他。
吕布曾与王允联手杀掉董卓,一度掌握朝政。然而,他的运势逆转,被李傕打败后逃离长安。袁绍曾怜悯吕布,收留了他,但吕布在袁绍麾下却作恶多端,激起了袁绍的杀机,只得再度逃亡。刘备接替陶谦成为徐州牧,收留了吕布,但吕布却趁刘备不在徐州之际夺取了徐州,使刘备无地立足,对吕布心生憎恨。
随后,刘备投奔曹操,共同攻击吕布。吕布虽然勇猛,却策略不足,最终败给了曹操。曹操对吕布的勇猛印象深刻,想要留下他为己所用。然而,刘备出于私心劝告曹操务必杀掉吕布,提醒他丁原和董卓的下场。曹操听从了刘备的建议,下令将吕布处死。
吕布在临死前怒吼六个字:“大耳儿最叵信”。这是吕布对刘备的最后指责,意味着刘备的话是最不可信的。曹操却误以为吕布是因为对刘备的仇恨而发此咆哮,大笑不止。然而,刘备听后脸色大变,因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让曹操杀掉吕布,并非只是因为个人恩怨。刘备明白,与曹操势必一战,如果吕布归顺曹操,必将成为曹操的助力,使曹操变得无法战胜。因此,刘备不得不除掉吕布。
吕布的临终之辞揭示了刘备的私心和权谋,而曹操却误解了吕布的真实意图。这段故事反映了权谋之间的尔虞我诈,每个人都在谋求自己的利益,导致最终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