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sir今天介绍的房子,别看只有40㎡,却能 轻松装下两卧一厅,小厨房内双开门冰箱、洗碗机、烤箱一样不少,光操作台就有4米长!
使用面积:40㎡
建筑面积:53㎡
改造花费:28.3W(硬装及施工18W)
房屋坐标:浙江 杭州
认 识 他 们
屋主:范久江和翟翟
久舍营造工作室创始人
我跟我先生都是建筑师,生活在杭州。2017年,我们在距离工作室2公里不到的位置买下了这套40m²小公寓,作为我俩和四月、56(两只猫)的住所。
房 屋 信 息
我们家是商住公寓房,室内净高3.7米。这个层高对居住空间来说很尴尬,做一层浪费、两层又直不起腰。
原始户型入口格局
不过开发商还是给做成了“两室一厅”的双层格局,入户视角看室内,一侧是厨房操作台、一侧是卫生间,仅单面采光。
再往里走,客厅进深约5.5米,上方还有 一前一后两个卧室压着,不足2米高,而两间小卧室也只有1.6米的高度,毫无居住舒适度可言。
原始户型客厅及卧室情况
最终决定买这套房,除了考虑预算和2公里内的通勤距离,最重要的一点,阳台的窗外就是西湖十景之一“双峰插云”中的北高峰峰顶。
当然,房屋原始格局肯定是没法满足高品质居住需求的,改造势在必行。
我们改造的第一步,从 拆开始。
拆除内部隔墙后的效果
这栋建筑因为是框架混凝土结构,室内的隔墙、楼梯都不承重,能全敲掉重新规划。
考虑到我们近几年没有要小孩的计划,平时也只有晚上和周末在家,所以我们希望能在这3.7米的层高下做点儿有趣的事。
在40㎡内建一座“山”,
塞下两室一厅和超大储物间
这次,我们希望能完全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不是简单的用几居室去定义它。
原始房屋结构图
对这个房子,我们的需求很明确:
需要更多储物空间,避免室内因杂物变乱;
能有一间能让父母偶尔来小住的客卧;
厨房要有大冰箱、烤箱以及足够的操作台;
要有能与朋友分享美食的大餐桌;
卫浴间能实现干湿分离,塞得下洗衣机....
这些功能在常规的现代住宅里可能会被归纳到客厅、卧室、厨卫等数个房间中,但在一个面积40㎡、净高只有3.7米的极小空间中却很难操作。为此,我们决定在有限的空间内建一座“山”,一次性解决所有需求。
这里的“山”,其实是 用E0级环保桦木多层板定制的一件大家具,桦木多层板强度够硬,既能做表面板材,又能做结构支撑。
我们用这个大家具,将空间分成了上下两层,以及“山内”和“山外”两大功能区。
房屋剖面图
“山内”是我们的起居空间,一层则是一个3.5米见方的架空平台,我们在平台下做了35cm的架空层,专门用来收杂物,二层是卧室。
“山外”主要是厨房和卫浴间。
黄框内是连接“山内”和“山外”两个空间的入口。
我们没在房间内建楼梯,而是做了4级台阶,沿台阶上去就能到达“山顶”的卧室。整个空间是连续向上的,视觉上也会有种延伸感。
我们将通往卧室的4级台阶高度都设定为45cm,方便内部储物,也方便坐靠。
从台阶上来就是我们的卧室,一个完全开敞的空间。虽然高只有1.6米,依然直不起腰,但房间的包裹感很强。
卧室正对阳台,躺着就能看阳台窗外景色。
卧室视角看阳台风景
一层的平台下有35cm的储物架空层,平台四周还有45cm的矮柜围绕。因为这个大家具,我们为家拓展出约 近14m³的超大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展示
我们把家里1/6的空间都给做成了储物区,不断舍离也能做到室内空无一物。
一层的储物平台一直延伸到阳台,我们在阳台做了榻榻米,平时能坐在阳台看风景、逗猫。
父母来了,铺上床垫,又能变成一间临时客房。
小厨房放大术,装下4米操作台和双开门冰箱
我喜欢下厨,也喜欢在家招待朋友,所以大厨房是我一开始就想要的。
蓝色区域,为改造前后厨房操作空间对比
改造时,我们并将厨房做了个左转向,形成了一个“L形通道”。同时,把卫浴间的入口挪到新通道这边,厨房由原本的单向操作台,变成如今的双侧平行操作台。
别看厨房面积不大,但也装下了双开门冰箱、洗碗机和烤箱。两侧的平行操作台加起来近4米长,多人同时使用也不挤。
因为厨房靠近入户大门,我们在冰箱外侧做了一个600*550*1850mm的鞋柜,上下共计8层,可同时收纳40双鞋。
厨房的储物空间也不容小觑,左右两侧的柜体内都预留了大量收纳空间。
改造后的厨房,也为室内空间增加了私密感。
我们在厨房转折点的位置做了个衣柜储物区,两人当季的衣物都能收在这里。
厨房"L形通道”的使用场景展示
从厨房转过来,就是进入“山内”起居空间的入口,以及卫浴的入口。
盥洗区也被单拎到了通道上,小卫浴间实现干湿分离。
打造多功能空间, 在有限空间内满足多种需求
我们虽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客厅和书房,但观影、待客、用餐、阅读这些功能却一样没少。
进入“山内”的入口,通道右侧还藏了两只猫咪的厕所。
从这个入口进来,就是我们的日常起居空间。一层的这个平台除了能提供超大储物空间外,这里还是我们的会客厅、餐厅和书房。
平台下藏了一大一小两个电动升降桌,当小饭桌升起时,可办公可用餐。
当两块电动桌全部升起,能容纳8人同时用餐。
靠墙一侧有排矮书柜,当小桌板全降下,这里又是安静的阅读区。墙面高45cm的桦木板半高墙裙,背靠十分舒适。
我们在阳台窗帘的位置安装了投影幕布,夜晚将幕布降下来,这里又能变成影音室。
通往二层的台阶可坐可靠,旁边还留有开放式的书柜收纳区。
开小窗解决通风难题,让家变成猫咪游乐场
这套房因为只有阳台那一面窗,其他空间都是暗室,所以室内通风是个大难题。
室内通风示意图
为了解决室内通风换气的需求,我们在卧室下方开了扇换气小窗,并在卫浴间和主卧内暗装了排风扇,帮助室内换气。
我们在小窗内也可以随时看到厨房的情况,家人回家能第一时间感知到。
如今换气小窗也意外变成了猫咪们的游戏场,高低错落的台面比猫爬架还好玩。
这个空间,我们前期构思、做方案就用掉了9个月时间,方案被一遍一遍的推翻重来,就是为了寻找到最适合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对家的需求其实很简单,两个人生活在这里,轻松自在,就足够了。
“我们认为,家是无法被几室几厅、潮流风格所定义的,也无法被他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定义,只有主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才能为空间带来日常生活的诗意。”
━
看更多设计师案例
━
留 言 福 利
━
商 务 合 作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编辑/里里 图片/久舍营造设计工作室提供
参考来源: 久舍营造continuation,已获得授权
喜欢这个家,
就请点个“ 在看 ”和 “ 赞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