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花式记仇”:连爸妈也“受牵连”,每页结尾难逃仨字

2022-06-12     孕育岛

原标题:小学生“花式记仇”:连爸妈也“受牵连”,每页结尾难逃仨字

教育始于家庭,且无半点捷径,这是教育使命为每位父母套上的最坚固的“爱的枷锁”。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一段家庭关系中,当孩子呱呱落地开始,无论是否准备好,父母都必须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使命。

家庭教育中势必会存在很多问题,更是无法逃避。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孩子还小,认知有限,常常忽略甚至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事实上,父母的在了解孩子的这件事向来盲目自信,他们只是年龄看起来小,却时不时地能给我们制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学生日记秒变“记仇本”,爸妈和同学“无一幸免”

小学生上学最大噩梦排行,写日记一定排名第一。每天放学只要撒泼打滚,就一定是因为写日记太难想放弃。

如今,写日记这项任务被当代小学生再创新,直接用“记仇本”代替,真是既省心又解恨。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同学眼中的好朋友,现在的小学生早已不单单是这两种常规角色了,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真。

小学生记仇本,这种独创的记仇方式太新颖,连亲爸亲妈看了都坐立难安。

爸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回家因为没理孩子、说话语气不太合适,也能被当成“深仇大恨”写进儿子的记仇本。妈妈就更惨了,是什么时候买好吃的没被发现了也不自知。满屏的“我忍了”,看似很平静,但却有一种被钉在心里的仇恨记录在案。

白天还在一起有说有笑分享零食的好同学,怎么也招惹到了?马小红今天真过分,不仅动手打了一巴掌还瞪了一眼。记仇本上怎么能少了这么大的“深仇大恨”。这还不够,在本子上随意画一朵花的仇人也不能放过。

看到这,网友真是觉得又可爱又好笑。直呼等记满了再一一还清,暗含之意就是小学生既然写了,就必须要拿出此仇不报非君子的气势,断不能轻饶。

小学生“记仇本”虽好笑,背后的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简短又呆萌的记仇本,真的只是孩子随意记录的心情吗?很有可能是孩子隐藏起来的内心世界。

有些孩子内心敏感,很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内心的感受也是很细腻,当遇到自己在意的事情,第一想法不是当面表达,选择先隐藏再通过自己的方式消化,因此诞生了“记仇本”。

当基本上出现这种表达时,孩子内心一定是承受了来自父母最大的压力。在怀疑母爱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内心酸楚。“忍者小孩”的情感得不到关注,可能会影响一生的情感价值观。

父母和老师不能轻易忽视孩子暗藏的内心世界,当发现类似“记仇本”同样的发泄物时,切不能只当笑谈一笑而过。

而是应该提高警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以免小问题得不到及时修补,最终酿成大祸。

小时候写的日记,长大后是满满的回忆

一般情况下,写日记通常是小学一年级就会开始的学习内容,虽然小时候我们总在抱怨老师让我们写日记,但是等长大之后,再看我们学生时代写的日记时,无论是搞笑的,但是悲伤的,在现在看起来都时既幼稚又温暖,总是能将我们带回那段美好的回忆中。

其实,写日记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而小孩子写日记,更是对于整个生活的最初认知,从这方面来讲,日记其实更像是打开儿童世界的大门,甚至都可以抵消时间的流逝,这就是日记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家长们也可以从孩子的日记上,观察出孩子的情绪起伏,所有的开心和不开心,在孩子的日记上,都会有所体现。

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很重要,如何有效沟通成关键

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仍是“唯父母论”,口口声声的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往往在教育中忽略了孩子最真实的想法。父母和孩子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很重要。

当要对孩子进行随口教育之前,不妨先倾听一下孩子内心的声音,否则父母只盲目输出教育而忽略孩子的内心想法。一句:小孩子你懂什么,最后只会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今日话题:你对小学生的“记仇本”怎么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8e943025a50d775648f4717512b6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