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卒中并不罕见,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进行头颅核磁检查存在争议。很多医生和患者为了避免潜在的瓣膜移位风险而拒绝进行核磁检查。但是近年科技在进步,人工瓣膜的材料也在革新,置换新材料人工瓣膜的患者也还是不能做核磁检查吗?
作者:邱树卫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以前多次碰到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拒绝做头颅磁共振(MR),但诊治通常不受影响,医生自然没必要“冒此风险”。
近期碰到两个病例,患者拒绝行MR检查,让原本简单的疾病诊断复杂化,令人感慨,便决定写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能否做MR检查的科普。其实,公众号上已有不少文章。
通常此类患者拒绝做MR,是由于手术医生告诉他们,换瓣术后不能做。
某次急诊夜班,大半夜120转运来一个年轻男病人,直接拉进抢救室。10余天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发热无头痛,在当地住院按脑梗死治疗,未好转且突然加重,意识模糊,便转来我院。有法洛四联症,杵壮指令人印象深刻,3年前在广州做个心脏修复手术。观察家人言谈举止,似乎并不富裕。完善头颅CT,左侧额顶叶低密度影(图1)伴出血,并蛛血。看出院小结,当地有过抗凝治疗。嘱完善头颅磁共振检查,期望有助于明确病灶性质。但患者姐姐立马告知,以前手术医生说不能做磁共振。但胸部CT未见金属影,为了打消疑虑,下夜班之前我叮嘱她找到以前的手术记录,明确用过什么器械,看看是否能做磁共振。下午再找这个患者,竟然已自动出院。
图1 法洛四联症患者的头颅CT
这是去年年底的一个病例,更让人记忆深刻。因为一再坚信换瓣之后不能做MR,辗转多家医院,一误再误,竟至瘫痪丧失劳动力。
中年男患者,大概3-4年前开始出现现双下肢乏力,麻木疼痛,初期尚能步行、爬楼,逐渐加重,胸部乳头平面以下感觉异常,2年前开始坐轮椅,最终丧失劳动力。曾行腰穿,脑脊液蛋白近6g//L,予激素治疗未好转。10年前做过主动脉瓣置换,而且是金属瓣,长期口服华法林。这就是患者一直未做脊柱MR检查的根源。
既往患者说不能做,此前多家就诊过的神经科大夫估计也不愿蹚此浑水,或者是他们也认为金属瓣术后做MR有风险,导致一再延误,最终丧失劳动能力。
于是,让家属找到既往手术资料,了解瓣膜材料,并咨询影像科大夫,我们“冒险”让患者完善脊髓MR扫描(图2),神经源性肿瘤,转到神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神经鞘瘤。患者术后2-3个月便甩掉轮椅,重新站立起来。
图2 左图:术前MR显示T2-4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右图:术后MR,病灶切除,脊髓受压缓解
随着心脏外科器械发展和手术的日臻成熟,换瓣手术的病人愈来愈多。这类患者如果发生神经系统疾病,需要做MR检查,如果由于错误的认识而不能做,将非常可惜。甚至,有次会诊心外科一个换瓣术后患者,因为生物瓣有金属边,手术医生都在疑虑MR的安全性。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说一说医生和病人的疑虑:
看看材料学怎么说
心脏瓣膜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机械瓣,顾名思义是有金属制成的瓣膜,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所用材料为合金或不锈钢,比如钛合金、镍钴铬钼合金、热解碳、镍钼合金、铬钴合金、镍钛诺及不锈钢,通常为无磁性[1]。生物瓣所用材料为非金属,一般为猪主动脉或牛心包制作,但瓣膜支撑装置可能含有少量金属,通常亦为上述合金[1]。
另外,用于心脏瓣膜修复的瓣膜成形环有的不含金属,有的采用上述合金材料制作。胸骨缝合线材料通常为不锈钢或上述合金材料。因此,从材料来说,无磁性金属在磁场中不受影响,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
看看国内外共识怎么说
早在2007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即发表过心脏植入装置患者磁共振检查安全性声明[1]。其中提到人工心脏瓣膜材料都是无磁性或弱磁性,磁共振检查对其影响非常小,依据两点:其一,人工瓣膜在磁共振磁场中受力很小,弱于人工瓣膜自身重力作用,更小于心脏搏动和射血的冲击作用。其二,磁场相关的热效应也很小,磁场导致人工瓣膜升温很低,通常在0-0.8℃,而且会被循环血流冲散掉。
因此,当时的推荐意见就是,正式通过磁共振安全性评估的人工心脏瓣膜或瓣膜成形环,在植入后的任何时间都不应被认为是≤3T磁共振检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达到4.7T)的禁忌证。
2010年,美国五个学会ACCF/ACR/AHA/NASCI/SCMR,包括影像和心血管专家,联合发表心脏MR检查专家共识,再次提到人工瓣膜和瓣膜成形环进行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2]。
只是很可惜,这些声明和专家共识并没有得到我们关注和重视,才引起错误认识,并且以讹传讹。
2017年10月,中国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表,其中涉及人工心脏瓣膜章节,是这样表述的,市面上的人工心脏瓣膜都是磁共振安全的,手术后任意时间可进行3.0T以下磁共振检查[3](图3)。
图3 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人工心脏瓣膜章节的表述
看看心脏外科医生怎么说
对于前文提到的法洛四联症患者,我请教心脏外科同事,得到答复是可以做MR检查,并且胸部CT上也没有看到金属影。
检索公众号文章,2016年12月,夏与何两位心内、心外大夫就曾科普过上述两篇美国的专家声明与共识,介绍过人工瓣膜在磁场中受力和热效应都很低;尤其特别强调,手术缝合瓣环紧密、固定,远大于磁场施加瓣膜的吸引力,确保人工瓣膜不会发生移动[4]。
看看人工瓣膜说明书怎么说
2006年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提出医疗器械磁共振环境下安全性标记的标准管理,分为三类:MR Safe, MR Conditional与MR Unsafe[5]。MR safe,即MR中安全,是在所有MR环境下均不会出现危险。MR Conditional,即MR特定条件下安全,是指在特定MR条件下不发生危险,所谓特定MR条件是指静磁场强度、梯度磁场强度等指标。MR Unsafe,顾名思义就是MR中危险。
对于植入自己身体的器械,医生和病人都有义务去了解材料。每个器械都有说明书,都会表明器械所用材料,比如我在网上找到这份人工瓣膜说明,瓣膜材料为石墨、热解碳与钨,缝合环是生物材料与钛,都是非磁性材料(图4)。
在术后信息中指出患者植入人工瓣膜在3.0T静磁场中立即可以安全进行扫描(图5)。最大升温是1.6℃(图6),而我们感冒发热时都可能达到40℃,也没听说灼伤某个器官。
图4
图5
图6
小结
磁共振是神经科疾病诊断重要武器,如果因为错误的认识,弃之不用实在可惜。人工瓣膜术后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属于错误认识,以讹传讹,应该摒弃。
参考文献:
[1]. Levine GN, Gomes AS, Arai AE, Bluemke DA, Flamm SD, Kanal E, Manning WJ, Martin ET, Smith JM, Wilke N et al: Safe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evices: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Committee on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and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 and Intervention: endorsed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Cardiac Imaging, and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irculation 2007, 116(24):2878-2891.
[2].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ask Force on Expert Consensus D, Hundley WG, Bluemke DA, Finn JP, Flamm SD, Fogel MA, Friedrich MG, Ho VB, Jerosch-Herold M, Kramer CM et al: ACCF/ACR/AHA/NASCI/SCMR 2010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ask Force on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 Circulation 2010, 121(22):2462-2508.
[3].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成像学组: 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 51(10):725-731.
[4]. 夏与何谈心脏: 医生,我能做磁共振吗?——心外科篇. 2016-12-06.
[5]. International. ASfTaMA: ASTM F2503-05: Standard Practice for Marking Medical Devices and Other Items for Safety in the Magnetic Resonance Environment. West Conshohocken, Pa: ASTM International; 2005, Accessed November 2,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