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街道:生态文明与创新驱动并行

2022-08-23   品质崇州

原标题:江源街道:生态文明与创新驱动并行

实施“七大行动”建设郊区新城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了要围绕“锚定一个目标、做强三大功能、建设五大片区”,重点实施“七大行动”的工作思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营造凝聚人心、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崇州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实施七大行动 建设郊区新城》专栏,系列报道我市部门、镇(街道)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工作,开拓新局面、谋求新发展的有力举措,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进取的姿态,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贡献力量。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崇州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的目标定位。根据全会谋划提出的“1357”工作思路,江源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承载区域之一。地处集聚区轴线——崇双快速路和羊江路的“丁字路口”,江源街道跨越式发展迎来历史最佳机遇。

做“加法”

为发展壮大积蓄动能

江源街道大庙社区的成都壹品欧迪家具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作为规上企业,成都壹品欧迪家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江源的发展贡献力量。

严以利

成都壹品欧迪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公司将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江源街道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长远规划,敢于创造,勇于先行,在做优做强家具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的同时,拓展商用系统集成业务,为下一步江源先进制造业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目前,江源街道依托2家规上企业和270余家小微企业的产业本底,协同经开区和大划、三江,持续献力“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特色功能建设。此次市委全会首次提出的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明确了江源街道新时代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江源街道将坚持“进圈补链”做“加法”,鼓励辖区企业从代工代料等“微笑曲线”底端入手,参与全市产业链分工,为发展壮大积蓄动能,力争再培育出一批规上企业。

江源街道党工委书记 高波

我们要加快梳理资源要素,汇总可以利用的建设用地资源总量,为承接重大项目落地做好准备。要大力提升干部能力,推动干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方法上有明显提升。要广泛凝聚发展共识,在配合做好招大引强的同时,服务和指导本土企业绿色转型、做大做强。

生态文明与创新驱动并行发展

近年来,江源街道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按照“众筹、共建、群策、联营”的工作思路,带领群众筹资投劳,加快推进特色林盘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汤文静

江源街道居民

江源这两年发展得好,有很多的文化广场,林盘也打扫得很干净,经济也发展了。

赵红梅

江源街道居民

江源现在有很多公园,我们每天晚上都要出来转两圈,空气好,环境好,大家心情很舒畅。

下一步,江源街道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持续走生态文明与创新驱动并行发展道路,依托羊马河江源段、石鱼河、青羊河等“蓝网绿道”资源,打造“园在水中、水绕园流”的宜居宜业产业洼地。

立足环境提升行动,不断优化绿色生态本底,助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基本功能建设。重拳开展“散乱污”整治,坚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大力修复水生态,系统推进河流水域整治,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为目标,加快实施羊马河江源段、石鱼河等17.8公里“蓝网绿道”建设,着力打造沿河生态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