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张翰传》有“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这是成语“莼鲈之思”的由来。二者均体现了思念故乡的意思。这里菰菜即茭白。
茭白为禾本科植物菰的花茎经茭白黑粉的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菌瘿,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因其花茎洁白,又称“茭白”。
菰米似故乡
中医认为,茭白性味甘、寒,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生津、利尿除湿、通利大便之功,适用于饮酒过度、烦热口渴、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大便秘结等。
《本草拾遗》言其“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食疗本草》言其“利五脏邪气,酒积面赤”。
营养分析表明,茭白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钙、磷、铁,以及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等。
茭白所含的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促进排便,并可降低血脂,有效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及习惯性便秘等。
茭白含有的豆甾醇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色素生成,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消除黑斑、粉刺,使皮肤细腻滑嫩。
由于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其钙质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故骨质疏松、钙缺乏者不宜选用。《随息居饮食谱》言“精滑便泻者勿食”,故遗精、大便溏泄、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人参茭白炒鳝丝
人参5克,茭白、鳝鱼丝各250克,调味品适量。
将人参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取汁。茭白洗净,切丝,放入豆油锅内煸炒,倒入药汁,煮熟时出锅待用;生姜切丝与鳝丝共炒,尔后放入黄酒、茭白同炒至熟,调入食盐、味精即成,每周2~3剂。
可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亏虚、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纳差食少、失眠多梦等。
扁豆茭白瘦肉羹
鲜扁豆15克,鲜茭白2根,猪瘦肉150克,调味品适量。
猪肉洗净、切丝;扁豆剥开;茭白剥开、洗净、切丝。锅中热油用葱、姜爆香后,下猪肉爆炒至变色,下扁豆、茭白及椒粉适量同炒,待熟时下湿淀粉勾芡,适量食盐、味精调味即成。每周2~3剂,连续3~5周。
可健脾醒胃、和中化湿。适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消瘦、纳差等。
茭白豆芽
茭白、绿豆芽各150克,调味品适量。将茭白洗净,切丝;绿豆芽洗净。
锅中放素油适量烧热后,下茭白、绿豆芽,翻炒片刻,尔后下食盐、味精、葱花、姜末等,炒熟即可。每周2~3剂。
可清热通便。适用于热结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茭白炒肉丁
茭白200克,瘦肉100克,调味品适量。
将猪瘦肉洗净,切丝,勾芡;茭白洗净,切丝,同放锅中炒熟后调味服食,每日1剂。
可清热利湿。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的口苦口臭、临房早泄、胁痛纳呆、小便短黄或淋漓、大便秘结等。
茭白三丝
茭白2个,莴苣1段,红甜椒1个,调味品适量。
将茭白、莴苣、红甜椒洗净,切丝;茭白、莴苣水氽片刻。三味同放碗中,加米醋、食盐、蒜泥、香麻油等拌匀服食。每日1剂。
可清热和胃。适用于胃热口苦、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大便秘结等。
茭白粥
茭白15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
将茭白洗净,切细备用。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茭白、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可养阴生津。适用于酒后烦渴、小便淋涩等。
文/主任医师 胡献国 远安县中医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