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暴雪、大风三预警齐发,连发,这一波天气变化有点强,而且单独从降温的情况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字形容“强”。
从我国气候中心给出的气温变化图都可以看到,寒潮再次席卷我国,其中北方不少的确真的就是“冷得发紫”。
只是从分布的情况上来看,北方的气温变化更加强一点,在内蒙古东部、东北部分地区最为强烈,普遍性的气温下滑都是在16度以上。
例如:内蒙古图里河,最高气温将会在11.24时段,变成-19度,而最低气温达到了-33度,几天之中都是-30度左右,这样的低温完全是不敢出门了。
而在寒潮的影响之下,本轮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苏皖中北部至河南中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等地,当然,我国南方的确普遍性都是形成了一个“气温圈”,在西南地区,有一个10度圈在里面,在华南的确也是有一个分割线。
所以,冷空气不算是“通透性”的发展。虽然南北气温都要出现大波动,但是也有“隔开”寒潮的发展状态。
而且,这一波寒潮主要是自西向东移动,在11.24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恰好就形成了一个内陆气旋,结果冷空气又进入削弱的时段,所以,只有少量的“冷空气残余”进入我国华南,顶多在部分区域出现1度,2度左右的气温变化,那也算是不错了。
所以,重点降温区域还是在北方,再来点风的配合,那真的是“冷度加强”,大风的发展主要时间段是在11.23至25时段,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也将先后出现6~8级大风,阵风9~10级。
这个时候也是冷空气“发威”的时段。那暴雪又在哪里呢?
此前也给大家说明了,其实还是东北为主,而且东北方向的强降雪已经在发展了,率先降雪的区域是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
在11.22时段,降雪就会进一步扩大,发展速度是相当得快,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长白山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黑龙江中南部局地有大暴雪(20~27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6~15厘米,局地20厘米左右。
这就是寒潮、暴雪、大风预警三连发,齐发之下的变化。
而在这一波寒潮之后,我国气候中心也再次预警了,11月底,还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
什么情况?今年冬季会很冷?的确,看到如此多的冷空气活动,不少人可能说这连续的冷空气,是不是意味着冬季非常冷。
其实关于冷,暖的问题,我也是多次说明了,建立在厄尔尼诺的发展要求之下,它的持续性发展已经在继续之中,并且将会影响我国整个冬季。
本来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达到了中等强度,由于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按照我国气候中心指出,今年冬季的气候变化依然非常复杂。
但是综合情况来讲,会间接推动我国冬季气温偏暖态势的形成,也就是暖冬的概率要大很多,反过来说——从总体上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今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接近往年平均值或偏高。
其中今年前冬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而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北、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等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都会很明显。
这说明什么?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之下,冬季的气温起伏通常较大,并且极端性的,区域性的寒冷也会出现,所以,今年冬季会很冷吗?可能还是整体偏暖为主。
当然,这有点让很多人搞不明白,又是暖,又是冷,这稀里糊涂的,这样说吧,那就是冷暖在冬季波动完全正常。
而冷冬,暖冬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与历年平均水平的对比出来的,并不是阶段性的情况,大家分开就行。
所以,不要利用短期的气温标准就行,这个知道了就明白了。而除了寒潮之外,海洋区域的变化不大,热带扰动还是存在,但综合性来说没有什么大变化。
各大气候中心都看不到会有快速的台风形成,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后续等待发展起来了,也再来看看情况。
反正气象意义上的冬季就是从12月起,冬季的台风发展是会越来越少,而且就算是有台风出现,一般也会遭遇环境影响,海温偏低,冷空气南下影响等问题,让其减弱。那就说明了,对我国在后续影响的台风,基本上不会有,大家就不用担心该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