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师会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若干措施》,通过7项具体举措提高教师管理效能和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其中在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和师资配置方面明确提出严禁各地采取考选的方式遴选乡镇优秀教师进城。
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城区学校师资力量的缺乏也就成了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城区优质学校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教师进城已是各地每年都要进行的“规定动作”,这样的选调乡村优秀教师进城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去年12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还专门对此联合印发文件,明确规定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并对违规恶意抢挖的学校停止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对此,作为一名当事人——乡村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局外人——乡村学生家长,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教师选调内幕重重
我不否认,教师选调政策相对公平,至少给了一些没有钱,没有权,没有人脉关系的优秀教师一道曙光,但是鱼目混珠绝对不稀奇,有的地方最终选调进城的教师连笔试成绩都没有,谁能确保这些连笔试都没有的面试是公正,公平的呢?
有又多少人在暗暗破坏规则,打着选调的幌子,走着选调的流程,最终“一跃而起”呢?
这个敏感的话题点到为止!
教师选调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之前,很多乡村教师都会凭借各种可以利用的关系调进城里,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更高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和延续,无论是出于职业发展还是孩子教育,想要进城的乡村年轻教师就更多了,但是有关系的毕竟是少部分,这时教师选调就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进城渠道。
所以教师选调对于想进城的教师真是一颗“大蜜糖”!
然而,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有位教师反映:
每年乡村学校都会通过招考补充大量年轻教师,但是乡村学校还是年年缺教师。
每年暑假,教育局都会通过考试从乡村学校选调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教师,补充到城区的各个学校。
甚至有的乡村学校连校长都考走了,很多学校考走的教师太多,以至于没法正常开课。
这位老师疑问,城区缺老师,为什么要从乡村学校选调?
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招教考试,从毕业生里面招聘?
难道农村学校就该替城区学校培养教师?
难道农村孩子就该接受年年换老师的局面?
选调乡村教师进城,对于农村孩子和教育来说难道不是砒霜?
每年乡村学校都会通过招考补充大量年轻教师,但是乡村学校还是年年缺教师。
每年暑假,教育局都会通过考试从乡村学校选调工作三年以上的优秀教师,补充到城区的各个学校。
甚至有的乡村学校连校长都考走了,很多学校考走的教师太多,以至于没法正常开课。
这位老师疑问,城区缺老师,为什么要从乡村学校选调?
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招教考试,从毕业生里面招聘?
难道农村学校就该替城区学校培养教师?
难道农村孩子就该接受年年换老师的局面?
选调乡村教师进城,对于农村孩子和教育来说难道不是砒霜?
“凌霸式”教师选调政策是“劫贫济富”
城市化是一个趋势,城里教师不但有面子,更有里子,市场经济下,广大教师积极进城,谋求个人更好发展,情理之中。
农村老师也很珍惜这一次机会,非常努力的准备考试,能够进城也是农村教师很大一部分的动力。
据了解,大多数教师渴望进城,是不愿自己孩子在乡村上学,为了自己孩子能够享受城里优质的教学资源。
细思极恐,农村教师不愿自己孩子在农村上学,可见农村教育到底怎么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选调考试,最直接的影响会让乡村教育更加雪上加霜,农村学校留住老师本就困难,县城学校再玩劫贫济富,那就更没有指望了。
城区学校缺老师是事实,但通过农村学校“选调”老师的行为并不是唯一选择,城区学校缺教师,可以直接面向毕业生,然后学校培养;这样把乡村学校成为跳板,把农村学生当成年轻教师的“试验品” ,良心安吗?
每一个孩子都有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农村孩子由于父母的能力和大环境,不能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我们认了!
但是,我们农村培养起来的老师,凭什么被城区挖走?
是农村孩子不配吗?他们就不是祖国的花朵吗?还是城里的孩子是国色牡丹,天生优越,农村孩子生来低贱,活该就是狗尾巴草?
都说教育是用来分层的,可是那些生来就在底层的孩子,如何够得上同等的教育来给他们的未来分层?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农村教育是农村的灵魂,一个有着卑微灵魂的农村,这个国家又如何真正走向世界化和现代化呢?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 “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来源:教师会(ID:jiaoshihui9),一个真正为教师发声的公众号。
关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邮箱[email protected]
名师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