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提气!2024,烟台这8个消息令人振奋

2024-01-14     胶东在线

原标题:两会特稿|提气!2024,烟台这8个消息令人振奋

两会特稿|提气!2024,烟台这8个消息令人振奋

胶东在线1月13日讯(记者 贾楚航 吴雨昕 金鑫)新年伊始,烟台迎来“两会”时间。

自1月12日起,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相继开幕。“两会”期间,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齐聚一堂,建真言、献良策,共商烟台发展大计。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烟台怎么干?将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期许?看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8个信息,令人倍感提气,倍儿有精神。

一、烟台预计2023年GDP增长6.5%左右

13日,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长郑德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23年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预计2023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5%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673.9 亿元,增长 6.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比较此前公布的数据,近三年,烟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实现多个跨越:2021年达到8712亿元、实现7000亿到8000亿的跨越;2022年又突破9000亿元、达到9516亿元,增长5.1%,增幅跃居全省第一、全国30强城市首位,增量位居全国第八,增幅位次和增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3年前三季度看,烟台经济增长位次和增量均达到历史新高度。

经济增长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从报告的2023年高质量发展答卷中,足以看出烟台的实干、实力和潜力。

关于2024年目标,烟台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预期。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量稳质升,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左右,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保持旺盛的“城市生长力”,瞄准量质提升,烟台正大步向未来!

二、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烟台新的定位。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血脉,向阳而生、向绿而行,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回看2023年,烟台以绿色低碳为引领勇当先锋,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当年8月,烟台成功举办 2023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是全省首个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大会,充分展示了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成就,搭建起高层次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如果说清洁能源是衡量绿色低碳的一个重要纬度,那么,烟台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面。目前,烟台能源发展实现了“五个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全省第一,实现全国第一次核能供暖,发出全省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第一度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2023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1325 万千瓦,居全省首位。

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烟台在今年“两会”上,还提出要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要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生活”绿色低碳转型。

这些,无一不让人看到,一个以更高定位、更大格局谋划未来的烟台,正拓宽全球视野,链接八方资源,汇聚起城市蝶变升级的巨大能量。

绿色烟台,未来可期!

三、塑强数字经济竞争力,建设城市智算中心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烟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创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既是“新优势”,一则说明,与省内兄弟城市相比,目前烟台的数字经济发展或许还差点意思,但,另则恰恰说明,烟台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和潜力。

树立目标,坚定信心,烟台有实力、有能力将巨大潜力变成现实竞争力。对此,报告也提出了具体路径和方向:实施综合算力提质工程,启动建设城市智算中心;实施数字核心产业集聚工程,成立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建设东方电子智慧能源创新产业园,争创 2 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发展数字经济,烟台正在开启新的征程。

四、壮大民营经济,培强高质量主体

当前,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烟台在两会报告中提出,2024年要全方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开展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争取市场主体突破 117 万户。这无疑给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众所周知,在烟台,民营企业是这座城市经济舞台的主角。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烟台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05.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9.97万户,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报告明确指出,今年烟台将重点支持南山集团优化结构上规模,做强高端铝材、绿色石化等主业;支持道恩集团加快链式发展,打造高端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支持杰瑞集团加大技术突破,引领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支持鲁花集团加快上市,建设食品科技产业园;支持玲珑轮胎叫响品牌,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服务中心。

让骨干企业发展更好,让小微企业活力更强。在浩荡奔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主角属于每一个锐意进取的经济体。

五、547个项目投资总额2580亿元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报告提出,2024年烟台将实施总投资8191 亿元的 148 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 9329 亿元的 299 个市级高质量发展项目,分别完成投资 1500 亿元、870 亿元以上。加快推进 100 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完成技改投资 210 亿元以上。

经过前几年打拼,烟台积累了厚实家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上汽通用东岳奥特能超级工厂等均已启动建设……“千亿领航、百亿支撑、十亿带动”的重大项目竞相推进格局,将为烟台的经济增长带来足够底气。

六、309 亿元投向 40 个重点交通项目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烟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24年要实施 40 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 309 亿元,加快构建国际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

首先,贯通大循环,烟台机场二期开通运营,潍烟高铁建成通车,启动烟台南站改扩建及动车所建设,建设青荣城际铁路加站工程和栖莱高速公路,实现荣乌高速烟台至蓬莱段改扩建工程量过半,推进 8 条国省道改建,拓展对外联络大通道。

其次,畅通快循环,实施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启动国道 228 丹东线烟台绕城段和龙口段改扩建,加强区市之间国省道联结,推进塔山北路、红旗路、山海路南段等快速路建设。

再次,打通微循环,启动智慧交通二期,实施 10 条丁字路、断头路打通工程,优化 16 条公交线路,全市建设 190 条市政道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比例达到 95%以上,持续提升通行能力。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仍广为流传,前人诚不欺我。有“公铁航”运的加持,有优化的城市交通路网体系,这样的烟台,想不富都难!

七、对标世界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如果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应该没人反对。

优化营商环境,烟台一直在持续发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烟台更是直接提出,2024年要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对标世界银行最新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推出百项创新举措,争创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同时,烟台还将支持自贸片区与海南自贸港、黄河自贸联盟及省内创新区深化合作,推出制度创新成果 35 个以上。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当然,营商环境的提升非一日之功。对标更高标准,打造舒适、便捷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近悦远来”,让投资者在烟台安心落户,有苗何愁长?

八、推动文化繁荣,提升城市软实力

除了营商环境,文化更加彰显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报告提出,2024年烟台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强文物和非遗资源保护传承,启动第四次文物普查,建设长岛北庄考古遗址公园、中国海关红色教育基地、莱阳白垩盛世数字文旅城,让优秀文化遗产“活起来”。

实际上,烟台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有令人瞩目的现代文化产业。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每每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

擦亮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强市,烟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入挖掘烟台文化资源,提升烟台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高水平办好国际葡萄酒节、“乡情烟台﹒寻根之旅”、养马岛音乐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争创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让更多人认识烟台、爱上烟台。

前路漫漫亦灿灿。一个未来更加美好的烟台,值得奔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6173903866841acffe6d827c1d1bcff.html





再次暴涨!

2024-09-27













最新人事任免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