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对子女掏心掏肺,毫无保留。
当父母老了,对子女的孝道,也是有所期待的。
俗话说:“养子不孝,不如养驴;养女不孝,不如如养猪。”
可是用道德去约束子女,不一定管用,子女还认为,这是道德绑架,厌恶至极。
从多数家庭的情况来看,老人对儿子的依赖性更强。因而,老人是否被孝顺,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儿媳的态度。
人老了,别在孝道上一厢情愿,如果儿子儿媳有以下几个穷习惯,就要想到,他们是不会孝顺的,应该自己留一手。
01
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什么都听儿媳的。
结婚是很多男人的人生拐点,是儿子从原生家庭剥离出去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儿子把爱情看得比亲情更重要的时候,父母的存在,就往往会被忽视。
有一个无法找到精准答案的问题: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到底应该先救谁?
作为儿子,还真的为难,救谁都好像不对。
事实上,很多父母为了儿子的婚姻,百般隐忍,不会和儿媳对着干,反而哄着儿媳。
在一些家庭,儿子,父母,都围着儿媳转,儿媳可以每天去打麻将,还坐等有人来送饭。
遇到不很孝顺的儿媳,或者不能积极向上的儿媳,儿子 还什么都听从儿媳的,那就对父母的关爱,会越来越少,顾此失彼是不能避免的。
若是儿媳挑拨一番,公公婆婆反而变成了仇家,矛盾重重。
02
儿子:恩将仇报,总是嫌弃父母太穷。
父母不是印钞机,不可能满足儿子的所有要求。
也许儿子成长的时候,遇到了父母反对他创业,读书的情况。
当儿子认为父母不对的时候,往往会抹去父母一切的恩情。
俗话说:“碗米恩,斗米仇。”
父母无休止的付出,养育了儿子,给了儿子幸福的小家庭。但是父母老了,不能继续养育了,儿子就厌恨父母。
若是父母对女儿好一点点,儿子就大发雷霆,认为父母胳膊外拐,偏心厉害。
和我同村的刘大爷,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儿子创业给了十几万。去年,刘大爷给女儿两万多,帮忙修建养猪场。儿子就认为,刘大爷错了,不把儿子当继承人。
作为儿子,一旦鸡蛋里面挑骨头。满世界都是父母的错。
也有很多儿子,嫌弃父母穷困,不能让他拼爹。从来不会意识到,人生靠自己。
03
儿媳:整天“买买买”,花钱毫无节制。
在“南浔”平台上,看了一条信息。
和孚镇星光大街的顾卫萍,结婚没多久,丈夫就患病过世,留下孩子和老人,还有治病时的借款。她一筹莫展。
为了改变家庭,她承包了三十多亩鱼塘,并且勤俭节约,归还婆家的借款。
连续多年,她都没有买一件新衣服。婆婆心疼她,偷偷买了两条裙子。
她拿到裙子,舍不得穿,说:“等到女儿结婚时再穿。”
日子很难,但是在节俭的生活下,就不那么难了,并且家庭慢慢富起来。
作为女人,在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能不能有余钱,是关键人物。
若是女人习惯了瞎逛,乱买东西,那么家庭的开销,肯定比收入更大。
更可恶的是,一些女人,打扮妖媚,就是有了婚姻和孩子,仍旧如此,完全不顾形象。
一个小家庭的钱,都被花光了,若是要孝顺老人,估计是“没门”。
孝顺是要花钱的,不是每天说几句好话就行了。每天都陪伴,却吃不上饭,这样的孝顺,不要也罢,还会让老人愧疚,难过。
花钱如流水的儿媳,公公婆婆反复倒贴,也是改变不了的,反而是进一步奢靡。儿子再努力,也看不到希望。
04
儿媳:总是从婆家捞好处,转移到娘家。
在北宋时,文学家苏洵结婚了,但是家庭却很穷。他希望妻子程夫人去娘家借钱,被拒绝了。
程夫人说:“我去借钱是可以的,但是你一个大男人,会因此没有面子,被人瞧不起。”
后来,苏洵开始励志,读书,种地,程夫人也积极配合,织布,过节俭的日子。家庭迅速就翻身了,儿女也努力读书,中了进士。
严格来说,儿媳的生活应该以婆家的生活为主,在孝道上要顾及两头的父母。若是什么都和娘家紧密联系,就说明儿媳的心思,主要在娘家。
若是儿媳把婆家的东西,都转移到娘家,或者拼尽全力去 帮助兄弟姐妹,就变成了扶弟魔。对婆家的孝道,自然就不值一提了。
并不是所有的儿媳,都有公正的态度,能够把婆婆公公、父母视如己出,厚此薄彼的情况,只会让公公婆婆寒心。
05
面对靠不住的儿媳儿子,老人如何做,才能留一手呢?
金钱方面:最好是准备退休金,有一定的存款,并且不要把收入告诉子女。在生活中,还可以继续节俭,不动声色地存款。
管理好自己的财物,不要过早就给了儿子。比方说,房子,农村的果园等。
人情方面:若是有女儿,也是可以依靠的;若是儿女都在外地,老人应该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系,在关键时候,周围的人搭把手,老人的日子也好过很多。
兄弟姐妹也要关系好一点,大家互相照顾,甚至可以抱团养老。老伴需要照顾,这是最好的温情。
距离方面:最好不要和儿子儿媳一起住,避免各种矛盾。大家有些陌生感,因此在经济上,就不会牵扯太多,也让儿子儿媳自己去奋斗,少管闲事为好。
养老是要做好长期打算的,也要有多种打算,单纯依靠儿子儿媳,往往会心寒,也有孤注一掷的错误。
也请儿女们,多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作为儿媳,也是父母的女儿,将心比心,用心换心。
最后,祝福老人们,头脑清醒,健康向上,养老无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