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机能不能当战斗机用?对有一定军事常识的朋友来说,这个问题或许不算困难。抛开歼教-6和米格-29UB这类特定型号战斗机的教练机版本不谈,就拿实战表现来看,捷克斯洛伐克的L-39和英国的“鹰”式等教练机,都是在战场上得到了淬炼的狠角色。
但是,具体而言,到底哪些教练机可以用于实战,哪些不可以?教练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于实战?把教练机当战斗机、攻击机使用,有什么缺陷?要弄清这些问题,就不是空举几个例子就能说清楚的了。
东德空军的L-39
高教机:小国空军的福音
首先要说明的是,当今对教练机高低级别的划分,可以分为“初级-高级”和“初级-中级-高级”两种标准。不过,相比初教机,部分高教机设计上其实兼具中教机的功能;而且随着中教机的地位和作用遭受质疑,取消中教机、只保留初教机和高教机的声音此起彼伏。
所以,本文为行文方便,将中级、高级和中/高级教练机暂且统一归为高教机,即采用“初级-高级”二级制的教练机划分标准。
上文提到的两款教练机,以及我国的JL-10、L-15,俄罗斯的雅克-130,美国的T-38,韩国的T-50,都属于高教机。这类教练机基本上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乃至空战能力,部分高教机在外贸时甚至本身就会打上“战斗教练机”的标签。
雅克-130高教机
例如,L-39ZA机腹可以装配苏制GSH-23双管机炮,机翼可以悬挂火箭发射巢或R-60M近距空空导弹;雅克-130更是武装到了牙齿,全机有1个机腹中线武器外挂点、6个机翼下方外挂点和2个机翼翼尖外挂点,外挂点总数多达9个。对那些战斗机部队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有限的国家来说,这些火力强大的教练机不失为一个战斗机选项。
正因如此,我们所听闻的教练机实战战例也大都为高教机创造。如在1998年8月,津巴布韦空军第2中队的“鹰”式教练机空袭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叛军部队;2017年,俄罗斯ANNA电视台的报道中清晰展现了一架配置火箭发射巢的叙利亚政府军L-39教练机,这款飞机在叙利亚战场上主要承担对地攻击的职责。
津巴布韦空军“鹰”教练机
除此之外,2020年3月3日,入侵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土耳其空军F-16战斗机击落了叙利亚政府军的一架L-39高教机,今年1月又有报道提及叙军一架L-39在伊德利卜省空域用火箭弹击落了土军的一架TB-2无人机,拿下了叙空军的第一个土军无人机战果。
显然,无论从纸面武备上看,还是从实战角度说,高教机是可以承担一定的对地攻击和空战任务的。毕竟当初教机培训的飞行员完成基础飞行科目,掌握一定飞行技能和资质后,自然会进入高级教练机培训阶段,进入更贴近实战的训练环节展开训练,比起武备寒酸的初教机,高教机拥有一定的对地攻击或空战能力也在情理之中。
而正如前文所说,一部分战斗教练机,本身在设计时就会同时被定位为攻击机或轻型战斗机,所以它们奔赴战场不完全是矮子里拔将军,而是执行既定任务。
但是,从战例来看,真正将教练机投入一线战场的,大多是津巴布韦、叙利亚、委内瑞拉一类的中小国家,而鲜有战机数量多、种类齐全、现代化水平高的大国空军这样做。因为对一部分资金和技术不足的中小国家来说,他们既没有能力开发、也没有能力购买和维护性能较好的专用战斗机。对这些国家而言,除了朝鲜保留了大量一代机之外,一机多用是最划算最现实的做法,经济实惠、具有对地支援和有限空战能力的高教机无疑是一个福音。
另外,尽管有一些国家,例如装备了数架L-39的柬埔寨,的确会面临实力强大的潜在对手(越南和泰国),因此需要却没有能力供养庞大的战斗机机队;但也有一部分如津巴布韦、安哥拉、几内亚这样的国家,本身就没有很大的国防压力,本国武装力量的潜在对手无非是叛军或现代化水平同样不够高的邻国军队,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战斗机+高教机的组合,而非清一色的战斗机机队,对这些国家的空军而言也的确够用了。
赞比亚进口的我国K-8教练机
初教机不能实战?
说完了高教机,再来看看初教机。
飞行员在接受完理论学习后,会进入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的实训流程,在完成实训后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而对这一流程的第一环节——驾驶初级教练机来说,识读仪表信息、熟悉飞行特性、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初步结合才是首要任务。
由此可见,安全性是初教机的一个重要考量。换言之,初教机对高空高速性能的要求不高。所以可以发现,不少初教机,例如我国的初教-6、苏联的雅克-18和瑞士的PC-7都采取平直翼型的设计。
瑞士PC-7初教机
另一方面,既然强调安全性和中低速性能,那么建造维护成本和单位耗油率更低的活塞发动机、涡桨发动机,自然是初教机的不二选择,例如雅克-18采用的是苏联国产M-11活塞发动机,奥地利的DART-450采用的则是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的AI-450S涡桨发动机。
平直翼、活塞/涡桨发动机、中低速性能、高安全性,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就是当今初教机的模样——神似二战战斗机的螺旋桨飞机。
尽管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飞行员曾多次创下用螺旋桨飞机击落击伤喷气式战斗机的经典战例,1969年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之间的战争也为世界再度呈现了螺旋桨飞机之间的战斗。
但就普遍情况而言,以螺旋桨飞机为主、装配活塞发动机或涡桨发动机的初教机改装潜力有限,很难像L-39或雅克-130那样装备空空导弹(也有螺旋桨飞机可以发射空空或空地导弹,例如巴西的A-29可以装备MAA-1、AIM-9两款空空导弹和AGM-65空地导弹,不过A-29通常被视为高教/攻击机),在现代战争中基本不具备空战能力。
用螺旋桨飞机去和喷气式战斗机正面拼刺刀同样愈发困难。所以很难指望初教机可以像L-39或雅克-130那样作为轻型战斗机使用。更何况,这类结构简单、防护性差、速度慢的飞机在战场上的生存性很成问题,有没有能力正面压制并突破地面防空火力都是个问号。
但这并不是说初教机就没有了实战价值。在1960-1964年的刚果危机中,驻扎在当地的比利时军队曾为T-6G初教机临时加装了机枪为前来撤侨的“云雀”直升机护航。后来该机被加丹加叛军接收,虽然没有实战资料,但应该是具备较为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的。
捷克斯洛伐克Z-143初教机
除此之外,2008年9月9日,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的两架捷克产Z-143初教机携带4枚炸弹,配合突击队袭击了瓦武尼亚地区政府军的一个空军基地。此前猛虎组织曾多次用手中的Z-143袭击斯政府军地面目标,但这次在戒备森严的守军面前,突击队无功而返。Z-143面对密集防空火力,只能在匆匆投弹后仓皇逃离,其中一架最终被追来的歼-7G战斗机击落。
可以看出,加丹加叛军和泰米尔猛虎组织手上的初教机作用其实非常有限。除飞行员军事素养外,初教机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影响其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朝鲜战争期间,经改装后可携带数枚炸弹的波-2初教机曾多次袭扰美军基地,甚至轰炸了南朝鲜国防部大楼(造成2人受伤),除给美军造成了一定心理压力外,实质战果并不多,主要原因就在于波-2载弹量有限,且没有自卫能力。
经历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波-2教练机
从上述战例中可以发现,初教机的武备和改装潜力远不如高教机,有的初教机在设计时甚至根本没有武备,只能靠后期魔改才能携带数量和威力有限的炸弹和机枪。作为战斗机/攻击机使用的话,实战价值不能说没有,但确实很低。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就地位而言,高教机可以作为部分中小国家的主力战机,初教机只能靠有限的改装和运气加成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而且基本没有空战能力;就战果来说,战后初教机取得的实际战果较少,高教机却有相当丰富的战斗经验,甚至有击落敌机的记录,在阿富汗、叙利亚、刚果等中低强度的战场上屡屡亮相。
一言以蔽之,初教机和高教机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作为攻击机、战斗机或轰炸机使用。但高教机无论是总体武备、改装潜力还是在将教练机当战斗机使用的中小国家空军中的地位,都要强于初教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实战中的战果也要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