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早点来,已经晚了”
王先生今年41岁,痛风跟随他已经20多年了,平时疼的时候就到药店买点止痛药,不疼就停药。这么多年他逐渐习以为常,没把痛风当回事,也没积极治疗过。
等到这次3天排尿量减少,甚至无尿,肢体肿胀剧痛,王先生才意识到不对劲,到医院就诊。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双手布满大大小小的痛风结节,心中有了不好的判断。
经过检验,病人血肌酐高达710umol/L,血钾6.8mmol/L,肾功能更是严重损害,已达到尿毒症,心脏随时可能骤停,需要立刻进行手术。
但最后抢救无效,看着病人家属悲痛不已,医生才发出了开头惋惜的话。可见,不及时的治疗,慢性病也会危害生命。
一、痛风为什么会并发“尿毒症”?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痛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痛风发作时,常伴随关节严重红肿、剧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除了明显的症状外,长期高尿酸水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高尿酸水平会导致尿酸结晶在肾脏沉积,形成肾结石,逐渐磨损肾脏组织,给肾脏带来严重的损害和负担,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
值得注意的是,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大约有2/3的尿酸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因此肾功能对于尿酸的正常排泄至关重要。
尿酸升高损害了肾脏,反过来,肾脏受损又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形成恶性循环。这最终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甚至发展为尿毒症,其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若痛风患者未接受规范的尿酸降治疗,仅仅依赖于频繁使用消炎止痛药以缓解关节疼痛,则很容易引发药物性的肾脏损伤,进一步加剧肾功能衰竭,影响肾的健康。
宁波市第二医院肾病中心主任罗群主任医师表示,临床上很多患有痛风的病人因为对疾病的重视不够而延误了治疗。实际上,在发病后若能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或接受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降低患者病情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二、尿毒症最怕拖,有5个异常趁早检查
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患有尿毒症时,往往已经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由于肾脏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也被称为“哑巴病”,在平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很难察觉。
等到病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患者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感,但此时治疗已经相当困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5类异常症状,要引起高度警惕:
1.下肢或眼睑肿胀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水钠潴留,可能出现明显的水肿,尤其是早上起床时,可能在脚踝、眼睑等部位出现明显水肿。
2.血压升高
高血压可能是尿毒症的表现之一,因此在发现血压升高或头晕头痛时,需要及时检查肾脏功能是否有问题。
3.贫血
肾脏受损后可能引起肾性贫血,表现为脸色苍白、泛黄和全身乏力,但这些变化较为缓慢,难以察觉,容易被忽视。
4.尿液异常
泌尿系统问题常表现为血尿或尿液泡沫增多,这可能是尿液中蛋白增多的表现。当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5.恶心、呕吐
尿毒症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体外,刺激胃肠道,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的不适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采取行动,有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
三、管住嘴,这4种食物是肾病的“加速器”
根据一项流行病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经高达10.8%,慢性肾衰患者总数约为100万例左右。这其中,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就是“尿毒症”。更令人担忧的是,10~30岁的尿毒症患者占到尿毒症总患者数的40%。
因为早期肾病不易察觉,肾病患者需要更加注重肾脏的保护。以下4类食物,肾病患者应该注意限制或避免摄入,以维护肾脏健康:
1.高盐食物
正常摄入盐分对身体有益,但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过量的盐分会使水分难以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2.粗蛋白食物
对于有肾脏问题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建议选择精蛋白食物,如瘦肉、鸡蛋清等。相比之下,粗蛋白食物(如豆腐、花生米等)的杂质较多,不利于代谢。
3.杨桃
杨桃中含有的神经性毒素,在大量摄入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肾脏急性损伤,因此食用时需要控制摄入量。
4.高嘌呤食物
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容易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在肾脏沉积,引发肾脏损害。
上述饮食上的调整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对肾病患者来说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总的来说,早期的肾脏问题常常不易察觉,因此对于个体健康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认识并注意一些可能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如药物、饮食等,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
[1]《痛风是多脏器损害的“罪魁祸首”,受伤的不只是关节!》.人卫健康.2023-11-24
[2]《得了尿毒症,真的无药可医了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3-08-08
[3]《尿毒症者越来越多!医生劝你:4种食物少吃,肾会感激你!》.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04-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