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于9月10日发布了首批名单,其中涉及61名“假赌黑”涉案人员,遭到禁足处罚。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讨论,特别是被禁足的球员,包括韩国外援孙准浩等,纷纷表示受冤。但记者王敌在社交媒体上强调,若球员明知他人从事违法活动(如踢假球或参与赌球),并为其传话或协助,同样构成违法行为。
王敌指出,被禁足5年的球员并非直接牵涉赌球或假球活动,而是因涉与这些违法事件有联系。比如,倘若球员了解某人勾结赌博团伙,涉及假球操纵,还充当信息中转,此举也视为触犯法律。尽管这些球员或许未主动介入,法律依旧认定其行为为非法。法律专业人士更称:“以义气为由参与此类行为,仅表明法律无知。”
所以,对于被判禁足的球员来说,所谓的“冤枉”论调并不成立。事实上,足球界背后许多行径均藏着更多内幕。随着调查深入,足协将披露更多涉案人员名单,可能会有更多出乎意料的名字曝光。王敌甚至提到像秦升涉嫌诈骗遭起诉的球员,终身禁足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结果。
这一消息引发球迷广泛议论,很多支持者认为当前中国足球环境已经败坏不堪,禁赛对象如何都不足为奇。一位球迷留言:“中国足坛如此,谁被禁赛也不出奇,让暴风雨彻底洗净吧!好人不冤,坏人不放过。”另一名球迷则气愤地抱怨道:“这种足球氛围,哪个家长还会把孩子往里推?一旦商业化启动,中国足球就成了大厕所。”
随着更多案件曝光,足协将面对巨大压力,但也为清除腐败、重建健康足球生态带来新希望。未来禁赛名单对整个足球圈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3f571e57207102ca1bacb87308b50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