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打吗?父母们别再吵了,看看专家怎么说

2023-09-15     老张育儿

原标题:孩子能打吗?父母们别再吵了,看看专家怎么说

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很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围观和评论。

帖子内容:

都说科学育儿,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到底能不能打呢?

回复内容:

@奇奇怪怪:作为二胎宝妈,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完全可以打。要是小时候犯错不打,长大后更没有机会纠正了……

@八戒丢了猪:为啥要打孩子?他们知道什么啊,就算犯错了,也可以好好教育。再说了,打了孩子,就能保证他们不犯错吗?

@喜乐:都说“不打不成器”,80后和90后的孩子,谁不是在父母棍棒下长大的?所以说,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还是要打的,这样才能长记性。

@新时代的新:屡教不改的情况下,要是再不打孩子,让他们长记性的话。下次,可能教育孩子的机会,就要留给别人了。

很明显,网友的态度分成两派:有人赞成打孩子,这也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老有人不赞成打孩子,觉得打骂教育存在弊端,影响亲子感情。

看着帖子下吵闹不停的网友,很想说一句:别再吵了!与其在这里争吵,不如回想一下自己的育儿方式。

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呢?来自专家的回答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篇育儿专家的文章,关于“孩子能不能打”的问题,他在文章中做了详细的描述。

首先想告诉大家的是:孩子可以打,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现在不提倡棍棒教育,但要是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父母还是有权利和义务教育他们的。

明知道说教等于对牛弹琴,孩子压根就听不进去,为何还要对他们浪费口舌呢?与其长篇大论的教育,倒不如痛痛快快的“打”一顿。

尤其是特别调皮的男孩,必要的时候,真的需要爸爸出马,“狠狠”地揍一顿之后,会发现孩子很多坏毛病都改了,效果显著。

父母要清楚一点:打孩子的初衷,不是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怨气,而是为了让他们认识错误。打骂,是教育方式的一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换句话说:打,不是目的。很多父母陷入了教育误区,把打骂孩子当成目的,到最后破坏亲子感情不说,还起到了反作用。

用专家的话说:可以打孩子,但一切都要建立在“规矩”和“原则”之上。即便是打孩子,也要有原则和底线,而不是所有时候都可以。

在合适的时机打孩子,才有助于他们蜕变的优秀。若是选择的时机不对,最后只会适得其反,把孩子推向深渊。

这些情况下,不要打孩子

1、成绩不好的时候

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很多父母怒火中烧,立马就将用他暴揍一顿。

很想问一句:打孩子一顿,他的成绩就能提高吗?说不定下一次,考的分数比这次还低呢?

成绩,只能说明孩子现阶段,还有很多知识没有掌握到位。其余的,什么都说明不了,即便是暴揍一顿,也没有任何意义。

2、做事情磨蹭的时候

催了几遍,孩子却无动于衷,做事情还是磨磨蹭蹭。

看到他们的样子,很多父母就忍不住了,立马对着他一顿“疯狂”输出。

做事情磨蹭,说明孩子已经在做了,只是“做”的速度有待提高,或者没有满足父母的与其而已。

这个时候,要是再打孩子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有逆反心理。下一次,会做的更慢,反正会被打,做得快慢有什么意义呢?

3、某件事情没做好的时候

别的孩子都完美完成了某样事情,唯独自己孩子没有做好。

这个时候,有些父母就做不做了,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孩子打一顿。

不知道是自己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还是孩子确实做得不好,才让父母如此生气。

说真的,事情没有做好,说明孩子有待进步的空间很大,需要的是父母的指点和教育,而不是“暴揍”。

关于打孩子,送给父母的温馨小建议

打孩子的前提,一定是他们做了违背原则和底线的事情。

不尊敬父母、长辈的时候,父母可以狠狠的“打”一顿,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浪费别人劳动成功的时候,也可以打一顿,让孩子学会珍惜;

有好吃懒做,甚至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要狠狠教育一番,打的越狠,孩子越长记性;

不懂礼貌,所以乱发脾气的时候,也要狠狠教育。若是任由孩子自私任性,将来肯定会吃生活和社会的苦,会有别人狠狠教育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3e7a4f296181aa17c8a49be60d6aa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