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四川一位万姓村民在为去世老人挖墓穴时,一锄头下去震得虎口发麻,本以为是挖到了石头,用锄头一挑就准备扔到一旁。却不想在往外扔的时候石头突然折射出了一道阳光,晃到了他的眼睛,他不禁感到奇怪,石头怎会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呢?
于是万三金就将锄头放了下来,打算仔细看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将挖掘工具上的东西缓慢放到了地上,万三金走近一看竟然是个瓷器。
他小心翼翼地将瓷器拿到了手中,擦拭掉了上面的泥土。从形状上看这应该是个瓷炉,但是一个完好无损的瓷炉怎么会出现在自家地里?
万三金早年也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他觉得这个深埋地下的瓷炉肯定不简单,于是就朝外叫了几声,将本家过来帮忙挖坟的亲戚都喊了过来,众人合力将万三金拉出了坑,和他一同蹲在地上研究这个青绿色的小瓷炉。
不知是谁提了一句墓穴,万三金豁然开朗,可不就是古墓嘛,自家这地都多少年没人来过了,能在地下这么深的地方挖出东西,不就是从古墓里掉出来的吗?
于是万三金就赶紧招呼大家回家去了,带上这个小瓷炉就去了市里的文物局。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万三金还算是个正人君子,在发现了古物之后并没有因为私欲将其霸占,而是在第一时间里告知了当地政府,为保护文物研究历史提供了自己的力量。
到了文物局之后,他就将小瓷炉交给了前台的接待人员,经过专家鉴定,这个瓷器应该是宋代的瓷器,这个小瓷炉造型精美,再结合万三金所提供的信息,专家猜测那里可能是个墓穴。
局里很快就派遣了一队考古队员跟着万三金来到了挖出瓷器的地方。很快,考古队员们就将那附近的地都围了起来,开始对其现场进行勘察,然而考古队员将附近翻了个遍都没能找到墓穴的入口。
别无它法的考古队员们只能从万三金一开始挖出的那个坑继续向下挖,这一次队员们很快就挖到了一层硬物,在小心地清理完硬物表面上的泥土后,一片瓷白色就呈现在了众人眼前。根据现场实地勘察出的种种线索,专家推翻了之前的猜测,重新下了结论。
“这里应该是宋代的一个地窖,以窖藏瓷应该是不想让人发现。”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则容易造成误会。
听完了专家的分析后,其他的考古队员们就加快手中的速度,很快就清理出了大片的瓷器,最终经过统计,在这个窖藏共挖掘出985件宋代精美瓷器,其中还有18件铜器。
这些挖掘出的瓷器无一不是精品,造型优美,釉质光滑,在古代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物,更别说现在它们还经历了750年的历史沉淀。
其中一件覆青釉的荷叶形盖罐最为夺人眼球。它高31.3厘米、宽23.8厘米,大体就是个胖圆的罐子,其底部足径有近17厘米,整体更显憨态可掬。它的盖子中间微微隆起,边缘起伏波荡,像是荷叶卷边的样子,其形状精美,后来还被誉为“中国瓷器三大国宝之一”。
因为这些瓷器的珍贵性,当地的市政府大笔一挥就给建了个“四川宋瓷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专门为南宋瓷器修建的唯一一座博物馆,可想而知这到底是多么大的一笔历史财富了。
但是人们又不禁感到疑惑,在商业交通发达的宋代,一批如此精美的瓷器,为何会被埋藏在这样的旮旯里?
专家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得知,在公元1242年,蒙古曾侵入了四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四处搜刮瓷器、丝绸等中原特产,还抢走了想到财宝和粮食。想必这一批瓷器也是逃命之时临时埋下的,只是不知为何后来没有取走。
但无论如何,这批意外发现的瓷器都是这条历史长河中的瑰宝,让我们能够跨越百年的时间,去感受到古人的艺术生活,这也就是古文物带给我们平民百姓最直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