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华策集团沈梦晖:在科技的驱动下,影视文化产业将再度升级

2023-04-27   第一制片人

原标题:专访|华策集团沈梦晖:在科技的驱动下,影视文化产业将再度升级

2023年4月27日刊总第3420期

2023年,各类行业活动逐步回归正轨,影视行业也在大众的见证下重焕新机。秉承“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环节的影视产业也即将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

近期,2023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影视投资发展论坛”在京举行。其中,华策集团副总裁沈梦晖以“内容为王资本赋能——实现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影视与金融之间的融合问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影视行业经过大繁荣期和盲目扩张期,如今已进入逐渐冷静的高质量发展期。未来,影视行业将在资本的加持和强强联合中进入崭新的阶段。

那么,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的影视行业将会迎来怎样的挑战?作为影视行业头部公司,华策未来将会有怎样的布局?在降本增效浪潮下,中小型影视公司未来的机遇又在哪里?第一制片人就此采访到华策集团副总裁沈梦晖,请他给我们分享一下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创意领先,将精品化贯彻到底

作为中国影视行业的龙头企业,华策集团自1992年创立至今已有三十年,其影视的内容产量、出口量、影视版权量、全球播出量均保持全国第一。近几年,华策出品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亲爱的,热爱的》《去有风的地方》等多部现象级热剧,还参与了出品了《刺杀小说家》《万里归途》,联合出品了《流浪地球2》等多部爆款电影,可谓真正做到了电视剧与电影两手抓,同时也在开展动漫、艺人经纪、音乐等领域的多元赛道。

随着市场逐渐开放,后疫情时代大众观影习惯也在逐渐恢复。但影视行业看似一片繁荣,实则真正流向影视资本市场的资金非常有限,对此沈梦晖认为是挑战也是机遇,“以前一些猎奇的、低俗的作品如今已经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优质精品的作品。短剧的出现也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机遇,相信在有关部门的不断监管下,短剧会成为一股新生力量,走向精品化路线,这股风向会有持续性。”

同时,沈梦晖也强调,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整个影视产业投资其实早已趋于稳定,未来对于头部剧集资源只会更加集中,拥有优质IP的公司将会更受资本青睐。大众的审美在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筛选到优质IP内容并进行有效投资,这是各大影视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

“华策战略是创意领先、内容为王,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以主流价值为引领,兼顾市场观众喜爱的精品内容创作,每年对于头部IP的投入很大,也有一定的IP储备量,我们的剧主围绕三个类型展开,一个是弘扬主旋律,二是古装赛道,三是温情治愈的都市言情,接下来我们也会去探索警匪类、悬疑类、科幻类赛道,产出更多精品且更具社会价值、有传承价值的作品。“

AIGC+IP,拓展影视产业更大的商业空间

今年,chatGPT、AIGC的出现掀起了影视行业一场革命浪潮,这也让以互联网科技驱动影视产业发展的华策集团在内部组织上有了新变革。过去华策的大数据中心一直被定位成职能部门,2022年初该部门的级别被调整为一级战略部门,并更名为“科技数字增长中心”,由董事长、总裁亲自带队。除此之外,华策集团已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将和包括百度在内的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将AIGC技术应用于内容创意、内容制作、内容宣发等影视生产全链路。

沈梦晖表示,人工智能给文化产业带来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影视摄制环节,“一方面,愈加进步的数字人、虚拟拍摄、实时合成等技术,将大大降低对真人、实景拍摄的需求,从而降低拍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前需要几百人完成的事情,如今可能只需要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另一方面,智能分镜、智能剪辑、智能语音合成等技术将进一步加快拍摄和制作的速度,原本需要数月进行的后期制作也许只要几天就能完成。”

今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便迎来大规模上涨。从传媒指数来看,今年1~4月份涨幅度均在40%左右,这也让TMT行业时隔多年来首次挤入A股涨幅榜前三,TMT板块的大幅度上涨均与AIGC革命带来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相关行业估值上限的突破有关。“传媒的指数已经连续六七年都是排名倒数的。但是今年一季度,应该说传媒已经排在前面了。原因很清楚,AIGC+IP,多模态大模型发展,驱动IP的产业化,长期的商业化空间打开了,AI多模型模态的发展使得文生文、文生代码、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图效率或大幅度提高,从而推动IP到网文、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未来拥有优质头部IP的公司商业化价值空间也将增大。在影视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影视产业将会迎来再次升级。”

审时度势,

多方强强联合将利益最大化

2020年,华策集团发布“新十年”规划,未来十年,华策立志成为全球最好的华语内容供应商,坚定地聚焦头部内容创作,做强影视主营业务。同时,华策也将向新兴生态业务发力,用优质内容支撑传播,以互联网科技驱动,构建“新内容+新消费”的产业空间。而对于影视行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沈梦晖认为应进一步放大已资本化的文化影视企业优势。对此他结合华策实践经验,也提出了以下几个探索方向:

一,横向拓展,强强联合。华策与克顿合作,也是传媒行业比较少的两家并购后还能继续保持龙头地位的范例。接下去我们可以把眼光立足于长远。中国文化产业需要中国的迪士尼,中国的奈飞,需要千亿市值的文创企业,大家共同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二,纵向扩张,延伸整个产业链。可以通过上下游整合提高自身行业的影响以及抵御市场波动对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上游扩大人才储备,做一些行业的教育培育,中游扩大内容生产制作的能力,积极地探索虚拟制作、AIGC在行业中的应用,而下游拓展商业变现模式,多渠道探索,如衍生品、新媒体运营等,用我们的资本来赋能整个产业。

三,利用资本的平台优势,打造战略业务内部的创业机制。内部创业机制不仅满足了优秀人才的创业欲望甚至成就感,也有助于企业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激发内部活力,扩大经营范围,节约成本,这无疑是一种员工和企业的双赢模式。

此外,受三年疫情的影响,一些中小型影视公司也迎来了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危机,特别是在提质减量后,资本更加青睐于拥有头部IP 的大型公司。对于中小型影视公司未来的发展,沈梦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要拒绝粗制滥造、打擦边球的内容,弘扬正能量。市场需要什么内容,政府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给出文化制作方向。第二,要审时度势,结合各方优势进行强强联合。有钱一起赚,共同分享利益。第三,学会运用新技术为产品赋能。观众年龄在不断变小,制作也越来越精良,还是需要用一些新技术去匹配当下观众的审美。第四,利用新兴媒体平台产出精品内容。抖音、快手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对行业影响还是挺大的,短剧的出现也扩大了影视产业内容赛道,中小型公司可以在保证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在这些赛道首先做出精品内容。

总的来说,在科技驱动产业化发展的时代,影视产业需要更为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生态圈,来为影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资源和动力,更有效地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而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正如沈梦晖所说,“文化产业要有更大的未来,还需借助科技赋能,新技术新手段的迅速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公司或个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企业和个人自己不去主动适应调整,势必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