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不妨先从“系鞋带”开始

2019-09-05   教育通讯

文章来源: 梁好 教师报

临近开学之际,新生开始陆续入学。近日,杭州采荷中学新生军训时举办的一项比赛,初一新生们比赛系鞋带。原本以为,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知道,竟有三成初一新生不会系鞋带。好多孩子怎么都无法把解下的鞋带正确地穿回鞋帮的小孔内。后来,不少孩子竟主动提着鞋子找老师求助,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发展,也是新时代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集中体现。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于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成为摆在学校教育者面前重要的课题与难题。

现实教育生活中,诸多学校一提劳动教育,便推出种种理由,如缺少劳动场地,缺少专业教师,缺少规范性教材等。诚然,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十分必要,但是,这些条件终不是决定性因素,制约学校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最终还要归因于学校的思想意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智育轻劳动教育,重知识教育轻劳动实践,几乎成了学校的普遍认知。有些学校坚持智育第一,想方设法腾出时间让学生专心学习,不仅压缩挤占了学生的劳动课时间,而且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从校园清扫,到教室保洁,再到学生宿舍的整理,衣服的清洗,完全交给保洁人员。这样的管理,看似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实则剥夺了学生劳动的机会与权利,更没有正视劳动实践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劳动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不仅包括生活实践,而且包括劳动技术与职业体验,更包括劳动精神与劳动思想。劳动教育无处不在,不仅贯穿课堂,而且融入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去放大,去精心设计,坚持知行合一,努力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劳动教育就能够扎根生长,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诸如“系鞋带”看似小事,却可以锻炼学生手指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学会自理,学会生活,其间的劳动教育价值丰富。既不要场地,也不需要工具,只需一个想法,一个规则,一个设计而已。这不是生动活泼的劳动教育吗?

诸如此类,让学生自主清扫教室,自行打理宿舍,校园里养花种草等,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课程与素质,关键在于教育者发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