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崩!千亿巨头跳水当“卖牛奶的、养猪的”跨界光伏…

2022-08-19     东方财富网

原标题:闪崩!千亿巨头跳水当“卖牛奶的、养猪的”跨界光伏…

今日光伏突发跳水,在组件龙头天合光能的带领下,截至发稿,光伏板块跌超1.4%,天合光能大跌超12%,晶澳科技大跌超7%,海优新材亚玛顿等跌超5%。

今日组件巨头、1600亿市值的天合光能突发跳水,截至发稿跌12.82%,成交金额超33亿元,较前几个交易日放量明显。

东亚前海证券表示,光伏组件需求与新增光伏装机需求直接相关,在保守预期下,该行测算2022年全球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将达521亿美元,同比+66.92%。

市场人士表示,不过此前光伏组件企业涨势强劲,不排除已经提前将预期计入股价,因此部分高位资金借机了结出货,锁定利润。

硅料龙头大涨资金高低切?

而光伏股调整更像是内部高低切,前期滞涨的硅料龙头通威股份今日大涨,截至发稿涨幅超6%。

有分析认为,从内部结构看,资金更像是利用“预期差”做内部高低切,通威此前受硅料扩产与限电压力等预期影响,股价相对滞涨。

华安证券08月18日发布研报称,给予通威股份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硅料:产能有序落地,享受量价齐升;2)电池片:盈利改善,N型电池年内量产落地,值得期待;3)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一体化成本优势布局组件。风险提示:国内外新能源政策不及预期,硅料环节持续扩产行业竞争加剧等。

当上市公司纷纷跨界光伏

不过从产业角度看,也有观点认为,当许多上市公司纷纷跨界光伏的时候,就需要警惕了。

分析人士表示,A股历史上有过两次超级泡沫。一个是06-07的地产泡沫,最极端的时候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主业为地产或谋划转型为地产,

二是13-15年的互联网金融泡沫,也是上市公司纷纷计划转型互联网金融,甚至讲个转型故事,股价就干几倍。

而从事后来看,最终的结果都是留下“一地鸡毛”,真的从转型中受益的公司少之又少。

而今年随着光伏等新能源赛道大热,不少上市公司又纷纷开始筹划跨界光伏了。

据经济参考报,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等近20家企业拟跨界光伏领域。

但由于原本主业与光伏相差太大,被认为有蹭热点的嫌疑。8月16日晚,企业皇氏集团公司发布股价异动称,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正在洽谈三个光伏项目,但合作意向均在沟通洽谈阶段,具有不确定性。

8月1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5600万元收购建鸿达集团持有的鸿新科技80.00%股权。目的是切入光伏产业链上游单晶硅棒及单晶硅片材料环节。

7月31日,兽药企业绿康生化发布公告称,拟购江西纬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此切入光伏产业。

监管层出手严防热点炒作

而跨界消息披露后,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迎来短期剧烈波动,例如,主业是文娱用品的沐邦高科在宣布跨界进入光伏领域后,股价短期暴涨近90%,近几个交易日又暴跌18%。

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曾经表示,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乱投资,业务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有的因过度多元化、金融化导致主业空心化、脱实向虚,面临较大风险,给利益和市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证监会将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对于片面追求多元发展的,严格监管其和融资行为。

在交易所层面,对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购行为也予以重点关注,尤其严防上市公司利用披露跨界并购消息进行炒热点的行为。8月16日,沐邦高科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该公司披露此前光伏电池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终止的原因,自查是否存在夸大项目规模误导投资者,以及是否存在利用无约束性大额投资框架协议迎合市场热点,配合炒作股价的情形。

因跨界并购事件,还有绿康生化风范股份正邦科技等多个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问询函或关注函。同时,不少上市公司跨界被叫停,如绿康生化的跨界并购。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对于跨界并购现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市公司有融资便利,对于有能力的上市公司,如果通过跨界并购有价值,要进行鼓励。但如果一些公司仅仅只是为了作秀、吸引眼球,最好不要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付立春也指出,对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购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对某个领域集中扎堆的跨界行为,监管层和投资者都应予以足够重视和谨慎。监管层面,要着力推进建设健康有序规则化的并购市场。对于投资者,不能盲目追捧跨界并购,要提高警惕,从并购交易的各个角度进行全面甄别。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2c3a06d26cefb94b17df3072bb4f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