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费尔南多一脚踢开,重重地摔倒在地时,很多人都绝望了;当伊万科维奇拼命打415,让蒋圣龙、张玉宁、白赫拉姆三人上场时,更是说明老头子已经彻底没救了。
但这最后一招在身材普遍较矮的泰国球员面前却产生了奇效,让拜赫拉姆得以进球一举成名。
然而,中国国足曾经凭借强大高空优势吹响的反攻号角很快就被扑灭了。
一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人进行的比赛,却没有取得胜利。这一切的导火索,自然是主教练伊万科维奇。
本场比赛前70分钟,我方球员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前场个人能力不强、中场无能、后卫集体混乱,而一向以指挥能力著称的门将,却站在球门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所有人。
之所以整支球队表现得乱七八糟,泰国队的反击总能轻松解决我方防线,看似和徐浩洋、王振奥等球员首次代表国家队出场时过于紧张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伊万科维奇在战术安排上过于固执,依然是随意使用球员。
我们都知道,费尔南多和韦世豪是中国国足最有实力、最有创造力的两名球员,我们也知道,这两名球员在边路的战术价值,远远大于在中路。然而,这是很多球迷都能理解的道理,但我们的主教练就是想不通。
他让韦世豪出任攻击型中场,费尔南多出任中锋,正是他的战术安排,直接限制住了中国队两名最有创造力的球员。
丢球之后,中国队被迫发起进攻,伊万科维奇意识到中国队前场缺乏对抗,提早派上白赫拉姆是一个正确的调整,但这个正确的调整却伴随着完全错误的用人逻辑。
他用白河拉姆换下高天一,用前锋替代中场,让本来就单薄的中场显得没有了存在感,而场上唯一一个具有支点属性的球员白河拉姆长时间出现在边路之后,继续将边锋费尔南多固定在中路,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战术安排。
当然,相比于人员的随意安排,伊万科维奇最大的问题在于战术安排过于固执,没有坚守所谓的菱形中场。两轮对阵新加坡,在王上源和高天意已经证明自己无法打单后腰的情况下,依然固执地将王上源想象成罗德里,这让单后腰彻底成为了对手的针对目标!
因此看上去边后卫、中卫乱糟糟的,成了背景;但实际上,由于王上源是唯一的防守型中场,根本无法对对手进行掩护,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进行拦截,这就导致我方后卫经常在面对对手的1v1时,把所有的防守压力都给了我方后卫,我方后卫却频繁被动防守,王振澳这个国足新人发挥不佳,还奇怪吗?
在世界足坛所有主流球队中,只有皇马采用442菱形中场;所以不能说这个阵型已经过时,但是这个阵型对于中场和攻击型中场的往返能力,对于前锋的反击和回防能力,对于单后腰的位置感,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安切洛蒂麾下有巴尔韦德、贝林汉姆、维尼修斯和琼·阿梅尼,有资本这么踢。但中国队呢?你觉得王上源单后腰能胜任吗?还是觉得高天意和徐浩洋这两位中场球员往返能力超强?还是靠前场两名基本不参与防守的归化球员积极反击回防?
在中国队根本就没有资本打442菱形中场的情况下,伊万科维奇却固执地坚持自己理想中的设计,逼着一群能拿五六十分的球员干八九十分的事情,这能怪球员们做不到吗?
相反,在70分钟之后,中国队尝试开始高空轰炸,这群只得了五六十分的球员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做那些值得五六十分的事情。
只是伊万的“觉醒”太晚,也太短暂了。
在扳平比分前用完换人名额时,他不得不让攻击手谢文能出任单后腰,不让前几年在俱乐部以中卫为主但经常出任后腰的蒋圣龙撤退。这可以体现出伊万科维奇拼命的决心。但以现在中国队的材料,没有拼命的资本。谢文能单后腰被打得筋疲力尽,中国队没有再丢球。伊万科维奇应该感谢这些后卫拼命挡球。
但当我们队员们已经耗尽体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主教练的错误安排,导致三条线严重脱节,没能拿下这场至关重要的比赛,这还能怪他们吗?
这样一位完全不了解球员、极其固执的主教练真的适合中国队吗?
在新加坡丢两分,主场又没能战胜泰国队,不得不和韩国队拼个你死我活!中国国足被伊万科维奇的固执搞得不轻啊!
客场对阵新加坡的比赛结束后,张琳芃主动承担责任的时候,却把责任推到颜骏凌身上,如果连18强都进不了,这位70岁的克罗地亚老头又能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