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乐善同方社会工作服务与发展中心,郭卉珍正在给孩子们上生活常识课,黑板上每一种动物名称,孩子们几乎都能准确读出,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摹画。而在这之前,带孩子们去农场体验时,有的孩子会误把小狗当成狮子。
对孩子们来说,动物园永远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地方,但对心智障碍孩子来说,他们更多只能在老师陪伴下画出自己心中的动物世界。
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是很多特殊孩子的小心愿。
能背地铁站名能画线路图
8岁自闭症男孩记忆力超强
乐善同方成立于2020年,目前有30多名心智障碍孩子。
“孩子们因为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通常会出现社交、语言、行为等方面的障碍。服务中心通过对每个孩子综合测评,根据能力和年龄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干预,通过推广和实践融合教育,引导孩子们最终融入社会甚至走上就业岗位。”郭卉珍是这所服务中心的特教老师,她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每周一次的美术课就是实践课中的一项,此外还有手鼓课、舞蹈课等,“这些孩子通常伴随有肢体协调障碍,这些课程可以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
郭卉珍从事社会工作已有8年,“刚开始接触这些孩子,他们一些夸张的动作会吓到我,很多人第一次接触他们也会感到害怕。但慢慢你会发现,他们都很善良,不会去伤害别人。随着陪伴的时间越长,很多孩子的闪光点让老师和志愿者都很诧异。”郭卉珍告诉记者,她们想为孩子们提供接纳、共融的社会环境,每周会组织一次“城市探索”活动,老师带领孩子们乘坐公交、地铁,去周边的公园、商场、农场等地方活动,或者前往一些公益机构、高校去交流互动,“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也有助于社会去接纳他们这一特殊群体。”
郭卉珍说,他们发现,8岁的自闭症小男孩珂珂(化名)对乘坐地铁特别感兴趣,几次外出后,孩子居然能够准确地记住每一站的站名,甚至能画出简单的地铁线路图,“现在已经能记住4条地铁线路,从那以后我们才发现,这个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强。”在学校老师询问下,珂珂面对镜头丝毫不拘束,不紧不慢地念着“咸阳西站、宝泉路、中华西路、安谷、陈阳寨、白马河……”每一站的站名准确无误,而在他画的地铁线路图上,11条地铁线路的交叉点也标注得非常清楚。
孩子们想去动物园看动物
希望有爱心人士帮他们圆梦
“特殊教育和常规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按照统一的课程内容去教学,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非常不同,作为老师需要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同他们交流,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徐建婷也是服务中心特教老师,据她介绍,每周的美术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有时候会有一些学美术的志愿者代课,教孩子们画画、做手工。
一些孩子很有天分,只要老师稍加示范,他们自由发挥创作的作品在色彩运用、形式上很有自己的特色,“绝对不是老师能够教出来的,的确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灵感。”有的孩子比较安静,老师会安排他们描摹现实中的物品;有的孩子开朗活泼,老师们会教他们自由运用色彩,甚至用手涂抹颜料,描画出他们内心的感情。绘画的过程,孩子们不仅提高了美术创意和专注力,也收获了自信。
“我喜欢羊驼”“我喜欢猴子”“我喜欢狮子”……孩子们向记者展示着画有自己心爱动物的作品,虽然偶有磕绊,但还是有不少孩子能说出自己喜爱动物的习性。
“融合教育,就是希望将课堂上孩子们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所处的大环境中去。在社交过程中提高孩子们的各类能力,通过持续数年的干预和培养,很多孩子会形成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洗衣、做饭,未来就有可能去有些工厂进行就业,凭自己的劳动取得一定的收入、成绩和尊重。”徐建婷说,他们曾带着孩子们去过植物园、海洋馆,看着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映照进现实,很多孩子眼中闪亮的光让老师们非常感动。
徐建婷说,如今心智障碍孩子获得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关爱和重视,学习、生活、就业环境有很大改善,这对他们融入、贡献社会很有帮助。说起孩子们的心愿,徐建婷说,对心智障碍孩子来说,能去一次动物园实地看到喜欢的动物,绝对是难以忘怀的经历,希望能有爱心人士帮他们圆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王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