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宝宝最近越来越多了,许是疫情的危机暂过,天气也日渐转暖的缘故。
很多同龄的宝宝在一起,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宝宝的成长发育是不同的,而且即便是年龄相差无几的宝宝,哪怕差别不过十天半个月,宝宝的运动能力就会完全不同。
有些妈妈看到别的宝宝行走坐卧等,似乎都比自己的孩子强那么一丢丢,于是直接着急忙慌,开启各种训练模式。
其实真的没有那个必要,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对宝宝进行合适的训练就好。不必急于求成,更不要拔苗助长哦!
1、如何训练宝宝颈部支撑力和转头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刚出生的小宝宝颈部是完全没有力量的,只能够软趴趴地平躺在襁褓之中。
父母可以从新生儿时期就可以对宝宝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比如短暂地俯卧抬头和竖抱,新生儿控制在半分钟之内就好。
宝宝满月之后可以适当地延长时间,最多到1分钟。
宝宝如果自己有能力,就会主动抬头,因为外面的世界对他的诱惑是很大的,而直立的视觉刺激比平躺的效果要强很多。
宝宝两个月之后,就要加强俯卧抬头的能力,如果有异常信号,要格外关注。宝宝竖抱从3-4月龄就完全没有问题,而颈部的主动控制最迟会在6月龄搞定。
如果宝宝3个月的时候俯卧抬头不能达到90度,竖抱时感受不到颈部的力量,父母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2、如何训练宝宝坐的能力?
通常宝宝从4月龄就可以练习拉坐,就是每天妈妈握住宝宝的双手手腕,慢慢地把宝宝从平卧拉到坐位,然后慢慢放下,连续几次。
到宝宝5月龄的时候,可以练习靠坐或者依偎着妈妈坐,可以用沙发靠背,也可以在床上用枕头来固定宝宝的位置。
刚开始靠坐的时候,宝宝会向前倾或侧倾,到5月龄左右就可以挺直腰背,慢慢离开依靠物,自己坐直、坐稳。
到了6月龄后,宝宝靠坐或者独坐平稳之后,可以在前面放置玩具,让他自由抓取拿在手中玩耍。这样更有利于训练宝宝的腰腹力量。
有些父母会担心宝宝坐的时间久了,会影响他的脊柱发育。事实上,到了6月龄后,一定要宝宝自己坐,每次坐15分钟之内就好,宝宝如果累了,就会自己寻找东西依靠,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3、如何训练宝宝爬行的能力?
到了宝宝7-8月龄的时候,妈妈要有意识地训练宝宝爬行的能力。
在最初,宝宝可能完全不知道要如何用力向前爬,很多宝宝是先学会向后爬行,然后才能够向前爬行的。
如果宝宝不愿意爬,可能是他没有准备好。
想要宝宝爬行,首先,宝宝在俯卧位的时候,能够用双手或双肘自由支撑抬头抬胸;其次,宝宝在俯卧位的时候,能够用一只手支撑身体,另一只手取前面的玩具;第三,宝宝四肢的肌张力和力量都是足够的。
这样宝宝才算是为即将开始的爬行做好了准备,很快就可以爬行了。
4、如何训练宝宝行走的能力?
9个月龄的宝宝是需要进行行走训练的。学习行走需要盐、手、足协调,共同施力才好。
作为父母,要尽量少抱孩子,让宝宝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从扶物站到独教站,最终迈开小脚丫前行,是一个非常流畅的过程。
但是宝宝学步车最好不要使用,或者尽可能地少用。看着似乎确保了孩子的安全,也解放了家长的双手,但实际上的隐形危险还不少。
宝宝学习行走是需要耗费自己的力气的,甚至通过自己的跌倒再爬起,不断地重塑自己的能力。而学步车,则完美地规避了宝宝自己的能力,而是借助于“车”的能力,导致宝宝缺乏真正的锻炼,协调能力差,甚至行走变形等问题。
对于宝宝来讲,他们是在努力的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即便是父母没有对其成长助力,只要是正常的宝宝,他们也依旧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学会坐、卧、行、跑等。
但是,有了父母正确的助力,不但提升了亲子关系,也增加了宝宝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还可以非常有效地缩短宝宝练习运动的时间,更早的成为独立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