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消息源爆光了一款尚未发布的智能手机新品相关信息。显示其将会采用后置双摄设计,并且两枚摄像头为垂直排布方式,以确保横向拍摄时处于平行位置的两颗摄像头,恰好可以用于捕捉带有空间深度信息的3D立体画面。
同时,来自另一信源的消息显示,相关厂商正在测试这款新机的全新按键。他们似乎打算为其配备一枚新的实体快门键,以增强其横向拍摄时的可操控性。
除此之外,据称这款新机还有希望提供一颗位于侧边框上的“模式切换键”。它可能被用于切换相机模式,从而更加凸显在专业领域的定位。
看完以上这几段文字,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是会是什么机型呢?想必有的朋友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近期开始有相关爆料陆续出现的iPhone 16了。
但如果“玩机经验”比较丰富可能就会意识到,以上的这几段文字,似乎也完全适用于诸如HTC EVO 3D这样的老机型。因为它同样也具备后置平行3D双摄、同样有实体快门键,甚至也提供了拍摄模式的切换按键。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很显然,可以说至少在“3D双摄”和实体拍照键这两个设计上,如今的智能手机似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轮回”。
有意思的是,如果回溯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类似的“轮回”其实并不少见。比如说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喜好,就曾经多次呈现出了从“小”到“大”、再到“小屏”流行,又重回“大屏当道”的过程。
又比如在手机屏幕的形态上,最早期的曲面屏“曲率”普遍不高,后续厂商们开始积极探索超高曲率的“瀑布屏”。然后这两年“瀑布屏”又受到了消费者们的集体嫌弃,导致诸多厂商要么选择降低曲率、用回“微曲屏”,要么就干脆回归直屏、拒绝“曲面”。
除此之外,类似的情况还有智能手机中框的从直边到圆边,再回到直边的变迁。
后摄模组从双摄到三摄、到超多摄,近年来许多机型又重回双摄的过程。
以及智能手机快充设计从几十瓦到两百瓦以上,然后最近这段时间又普遍回到百瓦上下的现象。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智能手机的配置、设计会出现这种“轮回”呢?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因为设计的可能性就这么多,而消费者的审美本就会呈现出轮回的特征,所以只要拉长时间跨度,产品的设计必然就会出现“复古”的现象。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它最多只适用于纯粹的外观设计领域,并不适用于解释手机在功能配置方面的“轮回”现象。因为大家都知道,技术本身是必然向前发展的,它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倒退。所以当智能手机上出现配置方面的“轮回”时,往往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是一种“走回头路”的现象,而更多的是源自消费者对于不成熟技术的反思和暂时性的摒弃,以及技术进步本身带来的驱动力。
比如说曲面屏先不先进?确实技术上是先进、复杂的。但曲面屏的边缘偏色、误触问题,这么多年来的确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为了更好的体验,各大厂商才会不约而同地回到微曲屏、乃至回归“直屏”。
但是我们都知道,曲面屏天生就有着遮掩产品厚度,变相增加机身内部空间的好处。所以未来的曲面屏技术如果能够给解决好耐用性、观感、触控问题,它有没有可能“卷土重来”呢?当然是有可能的。
同理,早期的智能手机其实许多都配备有实体快门键,但当时的手机拍照真的好吗?其实是不好的,它们并不能真正取代同期的专业相机,所以那时候手机的实体拍照键“样子货”的意味其实要更重一点。但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用户使用手机来作为拍摄工具后,在手机上增加实体快门键就不仅仅是一种“复古”,而是更加合时宜的设计进步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