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最燃的事,大概就是苏翊鸣夺冠了。
一周前,大家还在为他因为裁判误判而被“偷”走金牌的事愤愤不平。一周后,他就凭实力拿走了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的金牌,直接成了中国冬奥代表团历史上最年轻的奥运金牌得主。
咱就是说,还有什么能比更解气…啊不,是更爽的事了吗?没有了,甚至都有一种爽文男主的故事照进现实的感觉。
而且这位传奇少年,跟前几天的那位刷屏了的天才少女谷爱凌还很熟,从小一起训练一起长大的那种,算是青梅竹马了。
还有网友给他俩起了个cp名,叫“苏坡爱豆”哈哈哈(这种少年天才顶峰相见的设定我可太爱了吧!
给没太关注到前情提要的网友们简单回顾一下,这得从苏翊鸣2月7号那天以88.70分拿到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亚军的事说起。
虽说他作为一个17岁的小将,能拿到银牌已经是给中国单板滑雪、中国雪上项目创造了多项历史了,甚至还打败了他自己的偶像麦克莫里斯,但这枚银牌也是大家意难平的开始。
因为就以他在决赛的这一跳来看,他是完全有资格拿到金牌的。
他不仅挑战了1800度的五周转体,还是全场唯一挑战1800,并且顺利完成了这个动作的参赛运动员。
就他这一套原地起飞然后稳稳落地的大动作,大家都觉得小苏这个冠军应该是稳了。
但是宣布成绩的时候他只拿到了88.70分,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拿到90+的分数位列第一。
一时间,别说是国内的网友对裁判的这个打分表示了迷惑和质疑,外网上也有不少网友也纷纷为苏翊鸣鸣不平,觉得他那么完美的一跳不应该才拿到这么一点分。
在苏翊鸣和拿冠军的那位帕罗特究竟谁跳得更好这件事上,阿杠作为一个滑雪小白也不太好评价。毕竟是真人裁判现场实时打分,主观因素也是很难避免的。
但是看到瞬间陷入沉默的各国解说的反应和比赛现场的一些记者的专业评价,就能知道苏翊鸣这个亚军拿得确实有点离谱了。
有网友发现,在苏翊鸣的第一跳中,瑞典和法国裁判均给出9分,但加拿大裁判只给了5分。
一个冷知识: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裁判是分段打分的。
那位给苏翊鸣打了低分的加拿大裁判负责的是道具区,虽然最后一跳苏翊鸣的得分是高于帕罗特的,但可能是因为道具区有低分的缘故就导致苏翊鸣最终的总成绩比帕罗特少了2.25分。
或许苏翊鸣在道具区的表现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咱作为一个外行人也是不太懂道具区的扣分标准是什么。
不过给苏翊鸣打低分的是一位加拿大裁判,最终夺冠的选手帕罗特又正好是个加拿大选手,这就让人很难不往“裁判偏心自己国家队员然后故意压分”那方面想了吧?
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大家对他错失冠军这件事的意难平情绪也迅速发酵起来。
很多网友都希望苏翊鸣的团队可以去申诉,表示可不能在自己家门口被人欺负了。
本以为这件事可能就要这么意难平下去了,结果2月10号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更让人意难平的“转机”。
该项目的裁判长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给加拿大获得冠军的选手帕罗特的分数打高了,并且直言是因为角度问题没能看到帕罗特的抓板失误,当自己意识到这个错误时分已经提交,无法更改。
也就是说,裁判确实是存在误判,而我们苏翊鸣本来也确实是有资格拿下这枚金牌的。
裁判承认错误归承认错误,但遗憾终究也是竞技体育里最难避免的一部分,如果苏翊鸣这边没有要申诉的意愿的话,那他错失的这枚金牌大概也就只能这么错过了。
后来他还出面回应了打分风波,表示他觉得此前的坡障比赛没有任何争议,尊重裁判也尊重对手(咱就是说,这就是“无冕之王”的格局吧~
遗憾归遗憾,一转头我们小苏就亲手把这个“无冕之王”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牌——他在2月15日进行的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以182.50分夺得了冠军!
这不仅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里获得的第六块金牌,还刷新了中国冬奥代表团历届最好成绩,为中国单板滑雪实现了冬奥金牌零的突破…妥妥地是又一次创造历史了。
错失了一块金牌?那就在下一场里堂堂正正地赢回来,这谁看了不得说一句“小苏真的很争气”?
而且他这回的分数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翊鸣惊人”实至名归。
最终让他登顶夺金的这一跳,也是真的会“飞”无误了,属于是炫到阿杠每看一遍都会原地起鸡皮疙瘩的程度,值得反复观看。
不过就在他夺金之后全网网友为他欢呼的这段时间里,不少网友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华点”。
比如我们“六公主”(电影频道)转播他夺冠新闻的时候给他写的title: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 演员 苏翊鸣。
网友:???演员?好家伙,苏翊鸣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然后大家随手一扒,就发现苏翊鸣身上的惊喜远比我们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多很多。
苏翊鸣可能怎么也没料到,自己夺冠之后的画风怎么跟别的冠军不太一样呢哈哈哈,一不留神就被大家扒得底裤都不剩了。
他的惊喜包括但不限于:曾经以童星出道,曾经的愿望是考中戏、当演员
参演过《狼殿下》、《生逢灿烂的日子》、《林海雪原》、《摇滚小子》等多部影视作品
在徐克执导的电影《智取威虎山》里演过“小栓子”一角,演的还是韩庚的爷爷hhh
这一演,让他入围了第3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
虽然最终没进那一届的最终提名名单,但对于演小栓子那会儿只有10岁的苏翊鸣来说也是个挺大的肯定了。
而且他还很爱音乐,打卡过迷笛音乐节,很可能曾经跟你在同一个音乐节的草地上甩过头蹦过“迪”
讲真,如果他后来没去搞滑雪,没准儿滚圈就会多一个人才了~
不过他自己亲自“辟过谣”,说他喜欢hiphop哈哈哈,这回说唱圈得一分。
别问他演过的这些电影、电视剧为什么有一种又老又新的感觉,就拿《狼殿下》来说吧,印象中好像也并没有过去多久。
问就是因为,他真的很年轻,是2004年出生的弟弟,两天后才到18岁生日…
一个冷知识:《狼殿下》是2020年播的,2017年拍的,那会儿苏翊鸣13岁(00后真的连“黑历史”都是高清的hhh
你以为奥运赛场上的少年冠军“戎马半生”,结果回过头来发现他不仅文体两开花,在冬奥会夺金前已经拿下了一系列世界冠军,还未满十八岁,并且中英日三国语言可以自由切换…这样的人生,真的是爽文作者都不敢写的吧?
可现实就是,这样一个“别人家孩子”的传奇故事,就实实在在地在所有人的见证下上演着,很难不感慨。
正好刷到他在《智取威虎山》里说“滑雪谁不会呀”的片段,联系了一下现在,感觉“小栓子”的心路历程可能be like:没拿到金像奖,那我去拿个奥运冠军吧?(开个玩笑
不过网友们玩梗归玩梗,苏翊鸣放弃演艺圈彻底投身体育圈的经历也确实称得上是“反套路”了。
他虽然4岁接触滑雪,7岁就已经成为世界知名滑雪品牌的签约滑手,但他是在知道北京将会举办冬奥会时,才把冬奥会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的。
跟其他很多从小就进行着专业集训的运动员相比,他的起步时间算是比较晚的。
直到2018年入选国家队,苏翊鸣的职业生涯才算是正式开始。
为了更好地备战冬奥会,他就决定先不拍戏了,把百分之百的经历都投入到训练中去。
天赋固然很重要,但也是他的努力和自律让他得到了更多的回报。
成为职业滑手之后,他的日常就是训练、参加各种比赛、拿奖、破纪录…
在这届北京冬奥会开始前不久,他还刚刚拿到了“首位完成单板滑雪内转1980度抓板动作的运动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
讲真,别人家的孩子17岁破世界纪录拿奥运冠军,我17岁的时候可能1980有多少圈都还得数半天…又是忍不住感慨人与人之间差距之大的一天。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们都乐于夸他是天才少年,觉得像苏翊鸣这样的孩子是一出生就自带“外挂”,但看了他的训练经历就会知道,这条冠军之路一点也不容易。
因为有天赋的人千千万,但只有真的能坚持下来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赢家。
这段时间,随着谷爱凌、苏翊鸣这些少年冠军的走红,他们的追梦故事、家庭氛围、家人的教育理念等等内容也是引起最多讨论的。
可能相比自身的天赋值和自律,家人对他们兴趣爱好的那种支持和理解才是最让网友们最羡慕的点。
能够在这么小的岁数就早早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热爱,并且有可以支持自己走得更远的天赋和专注力,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了。
再加上父母那种顺其自然的育儿理念,给了他最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不仅可以尽情追梦,还能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收获乐趣。
进可以更高,退也可以没有什么负担,这样的成长环境跟现在各种“卷”、“鸡娃”、“成绩至上”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吧?
浅浅代入了一下,羡慕的心情又加深了一层,永远会被这样的一些“野蛮生长”的故事触动。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所谓的“天才”屈指可数,更多的还是身为平凡人的我们。
看到不少网友一边点赞苏翊鸣、谷爱凌他们的故事一边表示被反激励了之后更emo了,觉得自己努力一辈子也走不到人家这种高度,还不如原地摆烂。
很能理解这种感受,但其实羡慕归羡慕,也没必要急着去否定自己。
他们是那种很早就明确地知道自己热爱什么的人,但苏翊鸣也有过迷茫、想放弃的时候,但他坚持住了。
相比之下,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更多的是还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就更容易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但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是先明确了热爱的方向才去尝试的,而是先勇敢迈出舒适圈,积极尝试,在这个走出去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了自己心里想要去哪个方向。
看到苏翊鸣接下来的安排是去成都上学,完成高中的学业,然后考大学。
至于他会考哪里、考什么专业,谁也不知道,目前的压力已经转移到了各大院校这边,还挺好奇他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热门选手最终会去向何方的。
总而言之,别人的成功虽然不可复制,但我们也一样有机会成为闪闪发光的人。
新的一年,就祝大家都能早点找到自己的那份热爱吧,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一个很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