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iPhone15依然有大卖的趋势,苹果iPhone 15系列的四款新机正式开启预售,首批iPhone15Pro一分钟被抢光,截至21时30分,所有首发(22日)当天现货已经全部预定一空,目前下单邮寄需等待3-4周时间。
这让嗅觉敏感的黄牛又一次按捺不注激动的情绪蠢蠢欲动,日前,黄牛加价700的消息引发消费者群嘲:村里没通网?
忘了iPhone14囤货悲剧,黄牛今年或要亏惨,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华为mate60对iPhone15购机需求的分流
第一个原因众所周知,在华为mate60的冲击下,iPhone15的消费需求被截胡,目前很多预测,华为mate60的销量要比去年增加1000万部左右,达到1500万部~1700万部,而这1000万部事实上抢夺的就是iPhone15的消费订单。
iPhone15系列备货8000万部左右,比去年备货少1000万部,本质上是看到了华为mate60系列对存量市场的争夺能力。而华为mate60系列的大卖,其实多少已经对iPhone15刚需购机需求产生了分流效应,这对黄牛手机的iPhone15的溢价效应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
其次,在不少消费者看来,iPhone15开售前期被秒光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真实需求,有多少黄牛在囤货,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可以用作判断的依据是,iPhone 15系列开启预购之后,不少网友发现,很多电商平台上已经出现了破发的情况。
去黄牛手里加价买iPhone,事实上,现在很少有消费者还存在这种心急火燎的消费习惯。因为iPhone已经不是什么稀缺的东西,早几天,晚几天,对多数消费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也不排除有部分急于尝鲜或者有应急需求的消费者要溢价购买,当然,这部分群体是黄牛想抓住的刚需群体。
印度版iPhone让消费者观望,黄牛囤货的不确定性
但今年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很多消费者可能愿意在观望一阵。此前有消息称,印度版iPhone专供中国,中国产的iPhone 15将仅供应欧美市场,该消息来源于彭博社的一则报道,但其原文并非如此,而是:“苹果将首次在上市当天销售印度制造的iPhone。”
按照惯例,苹果往往在新机发布前就开始大量备货,待发布会结束后,数百万部新款iPhone手机将被发送至全球各地的苹果零售店,而这一过程将始于中国。也就是说,印度版iPhone也将在上市当天销售,在中国市场,也会同步销售。
因此,印度版iPhone其实会让一部分消费者产生观望心理,因为尽管不是专供中国,但中国消费者目前对印度版iPhone还存在不信任的心理,很多博主都发起过类似调查,对于是否愿意购买印度iPhone15,多数消费者表示了拒绝。有网友建议购机后,检查iPhone15是否有印度制造的标签,如果有,直接申请退货。
但问题是,首批消费者买到印度版iPhone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中国消费者多数希望买到中国版iPhone,因此,不少消费者可能会在前期选择观望,黄牛本来打的是一个时间差,这会让黄牛抢购iPhone15多了一层不确定性。
拼多多背刺黄牛
黄牛赌的是时间差,前期如果缺货买不到,消费者就会加价从黄牛手中买,但事实上,在当前的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消费者更在意的是价格而非时效,当然,看重时效的消费有,但不是主流。
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近几年都要加入战场,大打补贴战。今年,拼多多又一次把iPhone15系列的溢价给打下来了。拼多多在预售阶段就对iPhone15全系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补贴,首先是iPhone15PLUS补贴400元,并且明确告知iPhone15 Pro/Max补贴力度更大,有消息称PDD会为iPhone15 Pro提供500元优惠券。在预售阶段就已经破发了。
六大平台加入iPhone15即时零售大战,打破信息不对称
此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在今年,为争夺iPhone15的首批用户订单,包括京东、美团、天猫、抖音、饿了么、苏宁易购等玩家都已加入即时零售大战,各玩家为这场战役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多。
去年苹果发布新品时,美团、京东到家合作的 Apple 授权专营店数量分别为 1000 余家、超 2600 家,到了今年,二者合作的门店数量分别为近 5000 家、超 4600 余家。此次 iPhone 15 新机合作发售,饿了么与苹果官方授权合作门店已扩容到近3000家,覆盖330余个城市。
从其余各家来看,iPhone15配送之战,各家都是一场重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营销资源以及线下门店资源、iPhone备货资源、配送团队等全方位加码,各大玩家线下资源布局充分,备货充分,优惠给到位,包括以旧换新专享低价等权益全部到位。比如京东喊出了以旧换新最高补贴680元等。
也就是说,现在各大平台联动、整合了大量线下渠道资源,打破了信息与渠道不对称,一旦渠道补货,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通过即时零售模式快速拿到货,这也黄牛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好消息。
立讯精密+富士康+和硕,留给黄牛的时间差更少了
不过当下虽然黄牛大概率会砸手里,唯一的不确定性是,由于此次Pro版本的多项工艺更复杂,使得新机的良品率更低,零部件供应跟不上,此前8月份,传出索尼的摄像头传感器、Pro 机型的新型钛合金框架和边框更窄的新显示屏等供应问题,可能会推迟新手机的生产。这将导致前期机型供不应求,尤其想要首批拿到热门版本的用户可能会倾向于从黄牛手里加价购买。
但问题是,按照苹果对供应链的强把控能力,供应问题一般会在新机发售期间快速解决。在过去,黄牛加价能卖的动,是因为只有富士康一家代工,产能跟不上。但去年iPhone的代工加入了立讯精密之后,产能快速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囤iPhone14的黄牛开始砸自己手里。
但今年的产能又进一步提升,根据分析师曝光,苹果将最终的组装订单在各大代工商之间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iPhone 15 Pro Max的部分订单交给了立讯精密,部分iPhone 15 Pro的订单交给了和硕,iPhone 15 Pro系列中的余下部分则是富士康代工。其中富士康占比58%,立讯占比28%。
也就是说,iPhone15的订单从去年富士康+立讯精密代工变成富士康+立讯精密+和硕代工,三家代工厂的产能无疑更加庞大,第一批与第二批之间的产能可以更快的衔接上,缺货时间差也就基本不存在了,留给黄牛的时间差进一步缩小。
因此,综合,黄牛赌输的概率很大,因为从前期秒空的情况来看,憋了一年的黄牛又已经在倾巢出动,这与去年iPhone14前期快速被抢购一空,但后期逐渐卖不动的情况非常类似,因为去年产能很快上来了,根本不缺货。
在去年,“黄牛诉苦苹果14倒贴100元出”引发全网热议,尤其是一张黄牛一排坐路边,其中一个小哥囤货卖不出,捂头痛苦的表情图片,让人印象深刻。在这背后,源于黄牛的跟风心理,对市场情况的不了解,缺乏对市场的分析能力,还活在过去的年代。
事实上,很多聪明人爆料,他们在前期抢购又高价转手卖给黄牛。因为缺乏对市场行情有深度了解的黄牛,反而成了被割的韭菜。综上种种分析来看,黄牛今年仍然想赌一把,但赌输的概率很大,忘了去年悲剧的黄牛,在今年囤货,大概率逃不掉亏惨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智能新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