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就到了今年的最后一个月,小伙伴们是否也听到了一个关于明年的“禁忌”——明年(农历2024年)是“寡妇年”不适合结婚。
那么,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什么是“寡妇年”,明年又真的不适合结婚吗?
01 / 什么是“寡妇年”?
老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也要开始安排农事劳动了。在古代,农民农事活动的安排,都是依据农历24节气为依据的。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有着特别的意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在传统观念中,立春代表着吉祥。
咱们再说回“寡妇年”。寡妇年来自于“寡年”,寡是少的意思,少了什么呢——立春。
因此,“寡年”也被称为“滑头年”、“无春年”、“盲年”,其判断的依据就是农历年是否有立春。
起初人们只是把没有“立春”的年份称为“无春年”,或称为“寡年”,后来有人又根据“寡”字,演绎出了“寡妇年”,才让“无春年”变了味。
2024年的“立春”去哪了?答案是被2023年借走了,这就导致了2023年两个“立春”,所以双立春的年份也叫作“双春年”。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会出现“寡妇年”、“双春年”?
这其实是不同历法的时间差所造成的。农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计算时间,一个月约29.53天,一年是354天或355天,平均比根据太阳活动计算的公历(365天或366天)少11天。
而闰月的设置,就是为了解决阴历与阳历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因此为了和公历“找齐”,会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补齐与公历相差的209天。
但有闰月的年份,一年就是13个月384天,远远超出两个立春之间的跨度,即一个回归年的365.2422天,这样也就出现了在有些年份有13个月的情况,于是有些年份的“立春”会被相邻的闰年“私吞”,也就成了“无春”年。
就拿2023年来说,“闰二月”的出现,导致了二十四节气的农历时间节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2023年就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这也导致了2024年没了“立春”节气。
02
寡年无春 不宜结婚?
寡妇年的出现,是正常的四季轮回,并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播种和农民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会有“寡年”不适宜结婚的说法呢?
这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阳是天,是男,而阴是地,是女。而一年四季也是与阴阳相配的,并且古人的观念是“春生、夏养、秋收、冬藏”,如果当年没有了立春,那就没有“春生”一说,因此就有了寡妇年不适宜结婚的说法!
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的“无春”年在我国农历其实很常见。
俗话说:“三年一闰和十九年七闰”,意思是说每十九年里会有七个年头没有立春,平均二三年就会出现一次,换言之就是,在这19年中会出现7个“双春年”和5个“单春年”。
2000年至2016年间,17年间有7年是“无春年”、6年“两头春”,只有4年是“单立春”。比如,2000年龙年、2002年马年、2005年鸡年、2008年鼠年、2010年虎年、2013年蛇年、2016年猴年、2019年猪年、2021年牛年、2024年龙年、2027年羊年都是无春年。
按照民间流传的“无春年不能结婚、双春年结婚要二婚”的说法,17年里有13年都不宜结婚。
另外,从民政局公布的数据看,在“无春”年结婚的新人不在少数,特别是2013年,几乎是近20年来的结婚峰值。
03 / 双春之年 适合结婚?
好的,现在我们知道了,“无春年”和“适不适合结不结婚”没有必然联系。那么,如果说没有立春的年份不适合结婚,那有两个立春的“双春之年”是不是成了结婚的好时候呢?
与“无春”年对应的,则是抢走“立春”的闰年,又称“两头春”。古人认为“春”、“闰”代表万物新生、生长繁衍。在立春之年结婚能够幸福长久、好事成双、子孙绵延。
当然,民间也有人认为,“春”代表桃花,两次立春意味“第二春”或“梅开二度”,有“二婚”的寓意,如果在这样的年份结婚,婚姻会不稳定,很可能会离婚,一辈子要结两次婚。因此,“双春年”又叫“桃花年”,不宜嫁娶。
由此可见,“两头春”既可以理解为双倍的幸福,也可以是婚姻的隐患,只是不同人的一面之词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两头春的“桃花年”有38次,无春的“无春”年有38次,假如这两种年份都不宜结婚,那么这100年中就只有24年可以结婚了……
看到这,估计您也知道了,其实“无春年”和“双春年”与适不适合结婚都没有必然联系,想要结婚,只要感情好,哪一年都是可以的!
04
未来连续5年 没有大年三十?
既然说到节气,今天咱们再来说个有意思的。有的时候一年到头没有“立春”,有的时候一年到头没有“年三十”,哇塞不?
就好比2022年,就是腊月二十九日后面紧跟的便是春节,大年三十“凭空消失”。
为什么有的年份没有年三十?这还是要从历法规则说起,其实都是月亮“惹的祸”。
中国农历历法是根据月相的圆缺变化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的,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朔望月周期”。
“朔”所在日为初一,是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时刻;“望”所在日为十五,就是满月的时刻。
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长有短。农历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
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
2022年农历腊月恰逢小月,就没有年三十,除夕则为大年二十九。这种情况大约三到五年就会出现,有时甚至连着几年都会出现。
顺便说一下,上一次没有年三十的情况出现在 2022年,再上一次是2016 年,下一个没有大年三十的春节将会发生在 2025年,而且自2025至2029年,连续5年都没大年三十,炸裂不?
看到这,也许有小伙伴就会大胆猜想了:那啥时候闰正月了,不就可以过俩春节了?
好消息是——确实如此!坏消息是——闰正月最近的一次将发生在2262年。